六月的元江,炽热的阳光炙烤着大地,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芒果香气,这里正迎来一年中最甜蜜的丰收季。作为全国芒果优势产区之一,元江县凭借着对芒果种质资源多样性的深度挖掘与储备,成功构建起特色鲜明的多元产品体系,以早熟品种为先锋 “单点突破”,搭配中晚熟品种协同发展,让这片土地上的芒果产业焕发勃勃生机。如今,全县 24.2 万亩的芒果种植园,每年产出 26.4 万吨优质芒果,创造出 11.6 亿元的年产值,小金凤等早熟芒果更是成为元江农户增收致富、生态环境添绿增色的闪亮名片。
在澧江街道的一处芒果果园里,种植户刀丽正穿梭于果树间,熟练地剪下一串串色泽诱人的小金凤。她满脸笑意地说道:“树上这批已经被预订了,马上就要发往哈尔滨。” 曾经,刀丽的果园里品种繁杂,20 亩地种着五、六个不同品种,管理难度大,产量低,销售价格也不尽人意。而如今,她专注于种植金凤凰,这种个头小巧的芒果,甜度却比普通芒果高出 6 – 8 个度,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刀丽从 “种植散户” 到 “职业果农” 的华丽转变,正是元江芒果品种优化布局的生动写照。
元江有着悠久的芒果种植历史,早期以本地大核芒为主,后来又陆续引入三年芒、大头芒等品种。然而,品种的丰富并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由于果品集中上市、质量良莠不齐,难以契合市场需求。2011 年,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澧江街道大胆探索,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对芒果老树进行嫁接换冠,开始大规模种植金凤凰、台农 1 号、澳芒等新品种。
“过去推广芒果树矮化嫁接、换种改良技术时,农户顾虑重重,生怕遭受损失。现在好了,小金凤凭借自身品质打响了口碑。” 澧江街道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杨福安指着连片的示范基地介绍道。元江地处干热河谷,光热资源得天独厚,特别适合金凤凰这类早熟且耐旱的品种生长。以老虎箐小组为例,凭借着较早的品种引进和技术推广,这里产出的芒果品质上乘,吸引众多客商争相采购。错峰上市且成熟期集中的优势,让果农们收获了丰厚的利润,周边农户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纷纷主动前来学习种植技术。
为推动芒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元江县多年来坚持 “品种改良 + 标准种植 + 品牌打造” 三管齐下。一方面,借助省级芒果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等项目建设的契机,逐步完善水肥一体化设施和绿色防控系统;另一方面,创新采用 “示范基地 + 田间学校” 模式,每年开展超 60 场技术培训,覆盖农户 4000 余人次。同时,制定并推行《元江县芒果绿色种植技术规程》和《芒果分级标准》等地方标准,从产期调节到保花保果,全方位提升农户的标准化种植水平,让优质品种真正转化为优质产品。
“自 6 月上市以来,我们通过线上线下联动营销,每天出货量将近 20 吨。公司打造的‘基地直采’供应链,实现了‘枝头到货架’72 小时直达,最大程度保证了小金凤的新鲜度。” 元江果品供应链企业 “迦密山” 品牌负责人项达勇看着后台数据,难掩喜悦之情。2024 年,仅小金凤这一个单品,迦密山的销售额就突破 800 万元。在项达勇看来,小金凤的成功,是 “品种优势 + 标准化” 在市场上的胜利。他们将芒果按 50 – 200 克果径进行细致分类,分为电商果、精品果、加工果,既满足了高端市场的礼盒需求,又通过电商平台让更多普通消费者品尝到元江芒果的美味。
元江芒果种质资源圃堪称芒果的 “基因宝库”,每一株芒果树都被详细记录着树形、抗病性、糖度、丰产性等多项数据。依托中国热科院、云南省农科院等强大的科研力量,这里不仅妥善保存了本地老品种,还广泛收集了国内外上百份珍贵芒果种质资源。“芒果种质资源的多样性,让我们能够精准筛选出金凤凰、台农 1 号等主推品种,同时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搭配澳芒、热农一号等中、晚熟品种,与广西、海南等芒果主产区实现错峰上市。我们每年还会引进 3 到 5 个新品种,确保元江芒果在市场上始终保持竞争力。” 马云飞对未来充满信心。
“育种工作是一个持续创新的过程,金凤凰就是元江芒果最具特色的代表。” 国家热带果树种质资源圃副主任陈晶晶表示,“产业发展需要各方协同合作,我们要突出小金凤的主打地位,同时合理布局鲜食、加工等不同用途的品种,通过差异化、功能化种植,让元江芒果在市场上独树一帜。” 在种质资源的有力支撑下,元江芒果正朝着更高质量、更具特色的方向大步迈进,续写着甜蜜产业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