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椅子挺方便的,放下来能坐着歇脚,用完了立起来也不占地方。”在朝阳区小红门乡,宏大家园和赛特宿舍的老人们由衷地发出这样的感慨。近期,这两个老旧小区在楼道里增设了44套爱心座椅和扶手,让四百余名老人上下楼不再犯难,切实解决了他们生活中的大问题。

熙悦安郡社区的宏大家园和赛特宿舍,都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建成的无电梯6层老小区。这里共有4栋楼、22个单元,居民中六成以上是老年人。岁月流转,这些老房子见证了居民们的生活变迁,却也因为楼道宽度不足等因素,面临着难以加装电梯或爬楼代步器的难题,上下楼成了老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得不面对的严峻挑战。
今年4月,熙悦安郡社区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敏锐地关注到其他城市通过在楼道里安装爱心座椅,有效缓解老年人爬楼难的成功案例。这让他们深受启发,经过认真地入户走访,与居民们进行多次友好协商,社区最终决定在每个单元两层半和四层半的楼道处增设44套爱心座椅和扶手,为居民上下楼临时休息提供便利。
“我年龄大了,每次走一两层就走不动了,之前只能在过道里靠着扶手歇会儿,现在这爱心座椅可是帮了大忙了。”75岁的靳阿姨家住四层,回想起过去上下楼的艰难,再看如今轻松惬意的样子,脸上满是幸福。爱心座椅的出现,让她不再为爬楼梯而发愁,能够更加从容地享受生活。
不仅靳阿姨,65岁的金阿姨也对爱心座椅赞不绝口。由于膝盖不好,上下楼对她的身体是巨大的考验,而爱心座椅让她膝盖的压力减轻了不少。“座椅能折叠,用起来不费劲,旁边还装了一段扶手,可以扶着坐下来,真是太贴心了。”金阿姨发自内心地感叹。更令人感动的是,金阿姨有空时会顺手擦一擦座椅和扶手,保持其干净整洁。她还打算用自己的巧手,用家里剩余的布料缝制个坐垫,希望能让更多居民享受这份舒适。
据社区副主任王春燕介绍,熙悦安郡社区自去年7月成立后,就一直致力于对两个老旧小区进行整治提升。除了加装爱心座椅,社区还陆续开展了“环境整治绿化认养、打造和悦长廊”等一系列举措。目前,已经有16户居民主动认养了公共绿地,爱心座椅的安装工作也已顺利完成,并且和悦长廊的建设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这些举措的实施,不仅改善了小区的居住环境,更重要的是,为老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爱心座椅就像一把把“贴心伞”,为老人们的上下楼之路撑起了一片晴空。它们虽看似普通,却凝聚着社区对居民的关爱,体现了社会对老年群体的尊重与关怀。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这样的温暖举动显得尤为珍贵。它让我们看到,在追求城市发展的同时,不会忘记那些曾经为城市发展贡献力量的老年群体。相信在爱心座椅的助力下,老人们能够更加安全、舒适地享受晚年生活,而社区也会在不断优化升级中,成为居民们温馨的港湾。未来,这样的暖心举措或许会在更多地方出现,让关爱老年人的行动成为一种社会风尚,不断传递温暖与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