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 “仲力磁场” 激活新 “荔” 量,惠州仲恺勾勒 “产村一体” 振兴新蓝图

岭南的盛夏,惠州仲恺高新区潼湖镇的千亩荔枝林里2025 年,借助 “仲力磁场” 仲恺未来产业场景创新验证中心这一未来产业创新平台,潼湖以荔枝产业为切入点,构建起 “生态为基、产业为翼、科技赋能” 的三维发展模式,探索着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实践的新路径。

过去数年,潼湖开展了系统性的生态修复工作,作为全省少有的典型内陆淡水湖泊湿地 —— 潼湖湿地,其原真性和各项生态功能得以恢复,水质提升至 Ⅳ 类以上。

在潼湖湿地附近,平塘水面平静如镜,湖面上鹭鸟成群飞翔,雄伟的博深高速潼湖特长桥像长虹一样横贯而过。黄昏时分,候鸟觅食归来,碧水荡漾,周边的农田、村庄、小镇和少量工厂错落分布,宛如一幅美丽画卷,让人不禁想起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的诗句。

夏至时节,千亩荔枝林硕果累累,当地创新推出 “荔枝 + 文旅” 融合体验 —— 游客既可以漫步在黄屋村的青石板路上、探访广和老街的骑楼群,又能在百年荔枝树下享受 “现摘现尝” 的田园乐趣,以及 “冷链一站到家” 的新鲜收获。

6 月 6 日,在 “智惠仲恺・未来产业第四空间” 战略发布会上,“仲恺 iCenter” 未来产业能力发展中心展示了国内 “科技 + 农业” 未来范式的新型科技农业项目、智能机器人等科技成果。

探索并未止步,由这颗潼湖荔枝引发的产业生态化创新浪潮,将在 “仲力磁场” 仲恺未来产业场景创新验证中心的多元立体应用场景中加速孕育。

作为仲恺高新区乡村振兴的核心区域,潼湖镇紧扣 “产业新城、生态潼湖” 的定位,以产业融合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带为抓手,打造 “新光荔枝” 等特色农产品矩阵。其创新推行的 “生态 + 产业” 修复模式,既通过生态修复夯实环境基底,又以产业导入激活发展动能,实现了生态与产业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

“荔枝不仅是农产品,更是乡村振兴的‘未来载体’。” 仲恺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仲力磁场” 将通过多元场景验证,探索如何有效将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市场对接,并培育乡村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为现代农业与生态文旅融合提供可复制的 “潼湖样本”。

从苏轼笔下的岭南风物到 RCEP 市场的 “国际果篮”,荔枝这颗小小的果实,凝聚着矿山修复的绿色转型成果,见证着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更寄托着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未来,潼湖将依托仲恺高新区的生态资源和产业优势,计划借助 “仲力磁场” 仲恺未来产业场景创新验证中心这一创新产业平台,将荔枝产业与乡村旅游、户外 + 度假生活体验等有机结合,构建起 “政府引导 + 市场主导 + 村民参与” 的 “产村一体化、一村两天地” 新型模式,既保障农民权益,又能集中整合生态资源,破解土地碎片化难题,使连片规模、产业化运营成为可能。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