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电力系统迎战今夏首轮高温 力保连日过亿千瓦用电负荷稳定

近日,浙江省遭遇持续晴热高温天气,家家户户开启空调降温,叠加工商企业用电需求,自 7 月以来,浙江用电负荷连续多日突破 1 亿千瓦,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工作进入关键阶段。

7 月 4 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攀升至 14.65 亿千瓦,创下历史新高;同一时期,浙江最高用电负荷达到 1.217 亿千瓦。浙江省常态化推行委(局)办司联合办公机制,制定了迎峰度夏保供方案及需求侧专项方案,在今夏首个用电高峰来临之际,全省电力系统究竟是如何 “应战” 的呢?

严阵以待极端高温天气

先来关注用电形势。去年夏季,浙江经历了 50 多天 35℃以上的高温天气,全社会最高用电负荷达 1.23 亿千瓦,这一规模接近德国与英国的用电负荷总和。其中,以工农业生产为主的基础负荷约占 7000 万至 8000 万千瓦,用于降温的调温负荷最高超过 4600 万千瓦。

“基础负荷受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相对较为稳定。而调温负荷受天气因素影响极大,一旦连续数日气温在 38℃以上,就可能将用电负荷推向高峰。” 浙江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调度计划处副处长沈绍斐表示。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夏季浙江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 1℃左右,高温过程不仅偏多且强度偏大,还会出现阶段性 40℃以上的极端高温热浪。与之相对应的是,国网浙江电力预测今年夏季浙江调温负荷最高可能达到 4900 万千瓦,并且有可能随着极端高温天气的出现而进一步突破极值。

总体而言,今年夏季浙江最高用电负荷可能达到 1.33 亿千瓦,比去年同期增长 7.8%。如果遭遇连续性极端高温天气,最高负荷甚至可能超过 1.36 亿千瓦。在过亿负荷的量级下,看似仅增加 300 万千瓦,保供的难度却成倍增长。

那么,难点集中在哪些时段呢?随着新能源的大规模发展,浙江光伏在电源总装机中的占比接近三分之一。光伏发电依赖阳光,到了傍晚时段,其出力会大幅下降,而此时工商业和居民用电仍处于集中状态,由此形成了电力的 “晚高峰”。相较于十年前与工作时间高度契合的上午、下午两个高峰,如今晚高峰已成为电力保供的最大挑战。

积极增购外来电力资源

外来电是浙江电力保供的重要力量,常年占浙江全社会电力电量的三分之一。在夏季用电高峰期,外来电的作用更为关键。

早在今年年初,浙江就通过与其他省份签订中长期协议,确定最大外购电力为 4000 万千瓦,较去年增加 100 万千瓦;全年外来电量达 2050 亿度,比去年增加 50 亿度,交易电力和电量均创下历年新高。

在国家电网经营区内,浙江通过与能源大省及途经地区进行充分沟通,共计增加了 18.79 亿度中长期临时送浙电量。

在跨区交易方面,去年,浙江首次借助粤闽联网工程,向南方电网临时购买电力。今年,双方在去年合作的基础上签订了中长期协议,在 7 月至 9 月 15 日期间,将云南、贵州的富余电力稳定持续地输送至浙江,总电量预计达到 8.62 亿度。

值得一提的是,送电功率和时段至关重要。在与南网的购电协议中就明确约定,针对午高峰时段,7 月至 8 月南网将增加 60 万千瓦的电力供应;针对晚高峰时段,7 月至 8 月南网将增加 20 至 40 万千瓦的电力供应,这能够有效补充高峰时段浙江的电力供应需求。

除了提前签订的中长期协议,在现货市场上还会有计划外临时多发或富余的电力资源,可在当天或前一天进行购买,价格也会随行就市。今年以来,浙江在省间现货市场积极 “购入” 低价电力电量,截至目前已购入现货电量 60 亿度,市场占比超过 40%。

截至目前,今年夏季晚高峰中长期最高电力已达到 4190 万千瓦;而通过现货市场,还可以增加数百万千瓦的电力供应。

深度挖掘内部供电潜能

建设电源、调节需求,浙江省内还有增发和腾挪电力的空间。

在增加电力供应方面,6 月,嘉兴电厂四期 9 号机组、苍南电厂 3 号机组、北仑电厂 8 号机组等 3 台百万千瓦燃煤机组陆续投产;上半年,全省累计新建成投运的新能源超过 1200 万千瓦,接近去年全年新增规模,在天气晴好时,有望增加午后高峰时段 500 万千瓦的供电能力,进一步提升自主供电水平。

在促进电力调节方面,自去年以来,浙江投运了宁波宁海、丽水缙云等抽水蓄能电站,新增抽蓄装机 260 万千瓦,今年夏季以来,最大出力接近 698 万千瓦,一同为浙江及华东地区电力保供提供支持。

新型储能也是灵活的调节资源,截至 6 月底,省内电网侧储能装机达到 236 万千瓦,最大出力超过 200 万千瓦;用户侧储能达 232 万千瓦,分别帮助电网和工商业企业自主储存电力,并在高峰时段缓解全省的供电压力。

在多发电的同时,也可以通过错峰用电减少特定时段的电力消耗 —— 并非不用电,而是调整用电时段实现错峰。

前期,浙江多部门建立了 1300 余个 “政府 + 供电” 微网格,通过市场化补贴的方式,企业可根据电网需求,选择将全年检修时段调整到夏季,或将生产时间从白天调整到晚间、从工作日调整到周末。在不影响生产进度的前提下,既能用上谷电、获得补贴,又能为电力保供贡献力量。

相应地,居民节电也着重在高峰时段进行 “柔性” 省电。例如,在晚高峰将空调温度设置到 26℃,每调高 1℃,就能节省 4% 至 15% 的电能。如果全省空调同步调高 1℃,总体负荷就能下降约 200 万千瓦,调节幅度相当可观。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