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球宠物界,猫的受欢迎程度仅次于狗,是无数人钟爱的伴侣。目前,全世界家猫的数量已超 4 亿只,仅我国就有约 5300 万只猫陪伴在人们身边。
人们对猫的喜爱并非毫无缘由,或许追溯到遥远的过去,猫的先辈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曾给予过至关重要的助力。
故事要回溯到 1 万多年前。当时,农耕技术的兴起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状态,人们告别了居无定所、生食充饥的日子。一个个氏族逐渐定居下来,开启了耕种生涯,建立起村落,并且收获的食物开始有了盈余。为了储存这些多余的谷物,人类建造了谷仓。然而,充足的食物在让村落日益繁荣的同时,也吸引来了不少不受欢迎的访客,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啮齿类动物 —— 老鼠。
这些老鼠给村落的谷仓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这还不是最严重的问题。更可怕的是,这些啮齿动物会传播疾病。由于村落里人口密集,一旦疾病蔓延开来,将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倘若这个问题未能得到解决,后续的农业文明或许就无从谈起。而从如今人类依然存在这一结果来看,显然是那群 “喵星人” 解决了这个难题。
一些野猫发现,在村落的谷仓附近捕捉老鼠比在野外漫无目的地游荡要高效得多。随着猫的数量增多,老鼠的数量逐渐减少,谷仓的危机也随之解除。这些聪明的野猫成为了村落的拯救者,从此正式融入人类的村落,而村落也得以顺利发展,逐渐形成更大的社会组织。从这个推测的过程来看,很难说清楚究竟是人类驯化了猫,还是猫自己主动融入了人类生活。此外,DNA 分析显示,在被驯化之前,猫与人类已经共同生活了数千年。
确定家猫的驯化时间和方式存在两个难点:一是家猫可以和它们的野猫近亲杂交,这会对 DNA 检测结果产生干扰;二是猫在驯化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社会性和温顺性,很难从考古证据中清晰辨别。
有证据表明,最早与人类共同生活的是塞浦路斯猫,它属于非洲野猫的一种。这种猫的体型比现在的家猫大很多,这一特征有时会被用于判断猫的驯化情况。
罗马人和希腊人对待猫的态度颇为有趣。他们起初是用黄鼬和雪貂来对付鼠害的,后来可能发现养猫更划算,才逐渐开始饲养家猫。除了用猫保护粮仓,据说罗马军人还会在堡垒里养猫来驱赶老鼠,因为老鼠喜欢啃咬皮革,会损坏盔甲和装备。
我国的情况则有些特别。研究人员在位于中国中部的早期农业村落泉湖村遗址附近,发掘出了几块猫的骨骼。经过对这些骨头的化学成分分析可知,它们距今约有 5300 年的历史。这些猫科动物很可能以捕食村子里的老鼠为生,而且从牙齿遗迹能够看出,其中一些年龄较大的猫曾经得到过人类的照料。
另外,有部分证据显示,在中国最早被驯化的猫是豹猫,但它们并非如今我国家猫的祖先。这些豹猫一直在中国 “服役” 到汉代,之后不知何故,被传入的非洲野猫的后代所取代,而当时农业文明已经相当发达了。
如此说来,称猫为农业文明的保护者,或许并不为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