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豆腐菜看似简单,实则要做出恰到好处的口感并不容易。猴石豆腐这道菜,关键在于对嫩豆腐的处理,新手稍不注意就可能把豆腐弄碎,变成一锅渣。选材时,要挑选当天制作的新鲜水豆腐,用手指轻轻按压能回弹的那种,老豆腐可不适合做这道菜。
切豆腐块别太小,两指宽左右就合适。焯水这一步必不可少,锅里的水烧开后,记得撒一小撮盐,然后将豆腐块沿着锅边轻轻滑入。大火煮一分钟后立即捞出,控水要彻底,把豆腐放在漏勺里颠几下,再垫上厨房纸吸干底部的水分。经过这样的处理,豆腐外皮会变得紧实,后续翻炒时就不容易烂了。
起锅烧油,用量不要太少也别过多,瓷勺两勺半的量正合适。油温还没升高时,把葱白、姜末、蒜片放进去,瞬间就会滋啦作响,香味扑鼻。肉末要选三分肥七分瘦的,下锅后别急着捣碎,先摊平煎到边角发焦,再用锅铲碾开翻炒。当看到肉粒出油,边缘带有金黄的焦边时,火候就恰到好处了。
调味的顺序有讲究,先沿着锅边淋入料酒,等酒气挥发完后,再加入酱油和老抽。此时锅温较高,酱料下锅后能激发出焦香的味道。糖只需捏一小撮用来提鲜,千万不能让甜味凸显出来。倒入豆腐时动作要轻柔,用锅铲背面推着翻炒,让红亮的肉末均匀裹在豆腐上。
加水要没过豆腐一大半,烧开后转中火慢慢炖。勾芡是这道菜的关键功夫,水淀粉不要一次倒完,要分两次淋入。第一次淋入让汤汁变稠到能挂住勺子,第二次等锅里冒出大泡时再补充,这样能让汤汁均匀地裹在豆腐上,不会出现结块的情况。尝一下咸淡后再适量补盐,最后撒一把青葱花关火,利用余温把葱香焖出来。
其实做法很简单,主要记住三件事:豆腐焯水让外皮紧实,肉末煸炒出干香,勾芡分两次淋入。在灶台边忙碌十五分钟,热腾腾的猴石豆腐就能端上桌了。用筷子夹起豆腐,颤巍巍的却不会散架,肉末的咸香完全渗入豆腐的蜂窝里。剩下的汤汁用来拌米饭,比肉菜还要下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