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葱香四溢时下入海参,火候把控是关键:用冰糖勾芡,加料酒去腥,十二分钟炖出弹牙的内里。锅盖留缝控制水分蒸发,葱段呈现琥珀色时就得停手,多一分海参就老了,少一分则会带有腥气。
把灶火调到中档,铁锅边沿开始冒出青烟。这时倒入食用油,别吝啬,用量要能覆盖锅底一指宽。等油纹像水波般散开,先放入姜片,在滋啦声中翻炒两下,接着加入拍碎的蒜末。当香味浓郁起来时,改大火。将整根大葱对半劈开,再切成寸段,斜着下锅。听到爆响就对了,铲子要不停翻动,直到葱白煎出焦边,透出甜气才算到位。
处理海参这一步很容易出错。即使是市售泡发好的海参,也得再仔细收拾,里面可能残留沙嘴。用手指顺着内壁摸一圈,有硬疙瘩就抠掉。别切滚刀块,那样太薄,炖煮后会缩得很厉害。要改切成小拇指粗的条,放入冷水下锅焯烫,水沸腾后立刻捞出。有人偷懒跳过这步,结果腥气全锁在肉里了。
当葱香浓郁到极致时,把焯好的海参倒进去。热油裹着海参表面发出啪啪的声响,颠两下锅,让食材撞击锅壁,这样比用铲子翻拌更均匀。此时淋入料酒,要顺着锅边倒,瞬间会刺啦一声腾起白雾。老抽别放太多,一汤匙足够上色,再用生抽补充咸鲜。重点是 —— 要用冰糖渣,取半茶匙放在锅心化开,能勾出亮晶晶的焦糖层。
要加热水!加凉水会让海参会发硬。水量刚好漫过食材就行,多了就成汤了。煮开后立刻转小火,盖锅盖时留一条缝。炖十二分钟是极限,再久海参就会软塌,失去嚼头。中间可以掀盖一次,当汤汁收掉三成时,用铲背推着海参在汤汁里翻滚。
最后三分钟撒盐。海参本身带有咸味,所以要先尝一下汤汁再调味。收汁的关键看锅底:当气泡从黄豆大小变成硬币大小,汤汁能挂住铲子背时,马上关火。余温还会让汤汁继续浓缩,装盘后会自然形成油亮的芡汁。在面上淋一勺葱油,趁热上桌。
海参吃起来是弹牙还是像橡皮,全看火候掐得准不准。灶台老手都知道,炖煮时锅盖缝隙的大小直接影响水分蒸发。用筷子卡在锅沿来控制缝隙,比用手指估量更靠谱。至于葱,煸炒不到位甜味出不来,炒过头又会发苦。看到葱段边缘起皱,透出琥珀色就得停手。
新手总怕海参不熟,多炖五分钟,结果海参缩成了指甲盖大小。其实咬开看横截面:外层入味,芯子带点糯性,才是完美状态。配料比例可以微调,糖的用量看个人口味,但料酒和生抽不能少,去腥提鲜全靠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