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播州区:辣椒采收季!这场 “接力赛” 跑成了丰收交响曲

八月的遵义播州区,太阳把大地烤得滚烫,辣椒地里却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郭知朋蹲在田垄边,捏起一只红得发亮的辣椒,掂量着分量,黝黑的脸上绽开笑容:“这品相,比去年还精神!” 汗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滴在辣椒上,溅起小小的水花,瞬间又被蒸腾的热气烘干。

田间地头,采摘忙不停

辣椒地里像赶大集一样热闹,五十多个村民弯着腰,在翠绿的植株间穿梭,手指飞快地摘下成熟的辣椒,扔进腰间的竹筐里。“老李头,你那片摘完没?”“快了快了,这辣椒长得太旺,摘都摘不过来!” 爽朗的对话声混着蝉鸣,在热浪中回荡。

村支书封旭站在地头,时不时帮着递个空筐,擦一把额头上的汗:“今年真是好年成,这辣椒就跟赌气似的,一个劲地往外冒。” 他看着满地红彤彤的辣椒,眼里满是欢喜。不一会儿,村民们的竹筐就堆得冒了尖,大家哼着小调,把辣椒往地头的集货点运。

集货点上,红火交易忙

集货点更是热闹非凡,黎仁松站在电子秤旁,扯着嗓子维持秩序:“大家排好队,一个个来,都有份!” 电子秤上的数字不断跳动,会计手里的计算器按得噼啪作响。“张家 103 斤,李家 87 斤……” 每报出一个数字,围观的村民就发出一阵赞叹。

一位老大爷数着刚到手的钞票,皱纹里都透着笑意:“这下好了,孙子的学费不用愁了!” 今年村里把收购点直接设在了田间地头,价格明明白白,艳椒两块钱一斤,遵辣九号一块八一斤,当场过磅,当场结账。王婶一边把钱塞进兜里,一边念叨:“这可比以前去镇上卖方便多了,再也不用看贩子的脸色啦。”

运输路上,守护 “金疙瘩”

“快点快点,装车啦!” 郭知朋跳上卡车,招呼着几个年轻小伙往车上搬装满辣椒的麻袋。这些辣椒得赶在太阳落山前送到龙坪镇的加工厂,耽误一分钟都可能影响品质。卡车缓缓启动,郭知朋从后视镜里望着渐渐远去的辣椒地,心里盘算着:“这一车一万多斤,按两块钱一斤算……” 越想越高兴,差点笑出了声。

黎仁松开了十几年车,对这条通往加工厂的路熟得不能再熟。“前面那个弯道得慢点,去年老李就在这儿翻了车。” 他一边打方向盘一边叮嘱,“这辣椒金贵着呢,磕着碰着就卖不上价了。” 车厢里的辣椒堆得像小山,红彤彤的一片,远远望去,像一团流动的火焰。

加工厂里,接力不停歇

加工厂的工人们早就等在门口,一看到卡车,立刻迎了上来:“可算到了,再晚点这批辣椒就该捂坏了。” 卸货的时候,郭知朋跟厂里的管事聊了起来:“今年收成好,差不多是去年的两倍。” 管事递给他一根烟,笑着说:“你们村的辣椒品质一直过硬,加工完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夜幕降临,村委会的灯还亮着。会计在灯下核对当天的账目,算盘珠子打得噼啪响。郭知朋瘫在椅子上,感觉浑身的骨头都快散架了。“今天收了有两万斤吧?” 黎仁松端着一碗凉粉走过来。“两万三千八百斤,” 会计头也不抬地说,“明天还得加把劲。”

红火日子,有盼头

村里的狗叫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辣椒香。封旭蹲在门口抽烟,望着远处黑沉沉的辣椒地,心里感慨万千。想起春天种苗的时候,自己天天往地里跑,生怕出一点差错。“值了,” 他吐出一口烟圈,“今年这收成,够给老婆子买条金项链了。”

晒了一天的辣椒地在月光下安静下来,只有虫鸣声偶尔响起。明天天不亮,这里又将是一片忙碌的景象。郭知朋站在村委会门口,望着满天繁星,觉得这些日子的辛苦都值了。辣椒红了,日子就有了盼头,这简单的道理,此刻在他心里无比清晰。

从田间采摘到集货收购,从运输到加工,这场辣椒采收的 “接力赛” 环环相扣,奏响了一曲丰收的交响曲,也跑出了播州区村民们红红火火的好日子。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