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刚蒙蒙亮,涡阳县石弓镇的葡萄园就已热闹起来。孙培蹲在葡萄藤下,捏起一颗紫黑发亮的夏黑葡萄,指甲轻轻一掐,蜜糖般的汁水溅到脸上。他抹了把脸,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这糖度绝对超过 18!在上海超市,这一串能抵上两碗牛肉面钱!”
从台风绝收到亩赚万元
十年前的孙培,可没这份底气。当时他承包了 20 亩荒地种葡萄,谁知第一年就遭遇大台风,满园葡萄泡在水里,颗粒无收。他蹲在地里抽了半宿烟,媳妇在一旁抹着眼泪,心疼那投入的血汗钱。
镇农技站的老张看在眼里,主动找上门支招:“咱涡河边的沙土地有讲究,白天吸热快,晚上散热猛,能帮葡萄攒足糖分,换个合适的品种试试?” 孙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改种了夏黑、巨峰,后来又引进了阳光玫瑰。
这一改,彻底改出了名堂。夏黑能卖到 8 块一斤,巨峰 10 块一斤,最金贵的阳光玫瑰更是能卖到 25 块一斤。孙培算过一笔账,现在一亩地净赚一万二,抵得上过去种三年麦子的收入。他逢人就乐呵呵地说:“这可不是吹牛,实实在在的收益摆在那呢!”
手机成新农具,葡萄闯出新销路
如今的孙培,手机成了离不开的 “新农具”。在抖音直播间里,他举着刚摘下的阳光玫瑰,对着镜头吆喝:“家人们看过来,带霜的才新鲜,甜得能齁着嗓子!” 上海的大妈们在评论区抢着下单:“老孙,就要你手上那串!”
这背后,是镇里组织的电商培训帮了大忙。孙培学会了用顺丰冷链搭配泡沫箱包装,还琢磨出了保鲜小技巧。“葡萄送到杭州,叶子还支棱着呢!” 他拍着胸脯保证。现在,每天分拣车间里都堆满泡沫箱,“宁波 200 箱”“杭州 150 箱” 的喊声此起彼伏,微信消息更是响个不停,全是催单的。
带动乡邻,共串致富链
邻居老李在葡萄园边转悠了半年,终于忍不住找上门:“培哥,俺家那三亩地,也想跟着种葡萄,能行吗?” 孙培二话不说,拎着剪刀就去老李地里指导:“剪枝得留‘老虎爪’芽,这样来年结果才多!”
老李媳妇端来腌蒜,怯生生地问:“咱这穷地方,真能靠葡萄变金窝?” 如今,孙培牵头的合作社已经扩展到 80 亩,带动了 5 户农户增收,连镇上的快递点都新增了两个岗位。大家跟着学技术、搞电商,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夕阳西下,葡萄架被染成金色。孙培蹲在新栽的妮娜皇后苗前,粗糙的手指轻抚嫩芽,突然嘿嘿一笑。这葡萄藤就像有魔法,抓住政策东风、技术支撑和市场风口这三根 “架子”,就能攀出甜透心的好日子。
石弓镇的葡萄故事还在继续。从上海超市的货架到杭州百姓的果盘,这些带着涡河沙土香的 “金串串”,正串起越来越多人的幸福生活。孙培的手机又响了,是南京的新订单。他抹了把汗,转身钻进葡萄架,像只勤劳的蜜蜂,在甜蜜的事业里忙得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