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定县黄桶街道:创新机制绘就乡村生态宜居新景

近日,普定县黄桶街道积极行动,全面铺开“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凭借创新的工作机制、精准有效的措施以及完善的长效管护模式,推动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斐然,实现了人居环境的持续优化。

创新机制聚合力,全民共治谱新篇

黄桶街道秉持“街道引导、群众主体”的理念,精心构建多层次的宣传动员体系,成立“两清两改两治理”专门工作小组。其组织架构为“1+3+12”,即1个工作专班,下设3个工作组与12个治理攻坚队。明确各级职责,党政主要负责人总体负责,分管领导着重抓,包村领导具体抓,街道与村两级干部协同合作。按照“分村负责、分片推进、全域提升”的思路,充分调动“寨管委”、网格员以及公益性岗位等各方力量,确保工作精准落实。

为了将“环境整治人人有责”的理念深入人心,街道依托“院坝会”等形式,由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带头宣讲政策,累计召开群众会议12次。同时,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方式,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通过发放宣传海报、走访入户张贴明白卡、赶集时摆摊设点宣传以及利用微信工作群等,凝聚起全民参与环境整治的强大合力。

精准施策解难题,环境整治见实效

在“两清”工作中,黄桶街道集中力量清理乱堆乱放与残垣断壁。这一举措不仅消除了潜在的安全隐患,还腾退出空间用于绿色美化。围绕“两改”,街道全力提升环境质量,全域推进卫生厕所改造。自2013年以来,在各级财政的支持下,已完成农村户厕改造979户,新建及改造公厕12户,为106户新建化粪池。同时,每村(社区)打造1户残檐断壁清理示范户,推动残檐断壁清理工作,为居民营造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立足“两治理”,街道通过规范处理生活污水和实现垃圾箱清理全覆盖,根治了污水横流、垃圾乱倒等顽疾。

长效管护促提升,和美乡村入画卷

为防止出现“整治—反弹”的恶性循环,黄桶街道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坚持“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环境整治与“文明家庭(五好家庭)”“最美家庭”评选相结合。这一举措极大地提升了群众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了群众的自治热情,形成了“人人参与整治,人人共享成果”的良好氛围。

接下来,黄桶街道将持续加大“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强生态环保和文明素质宣传教育,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不断巩固和深化环境卫生清理工作成效,努力为居民打造美丽宜居的乡村环境,让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