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的厨房刚飘出香气,还在赖床的孩子就循着味道跑了过来,扒着门框揉着眼睛问:“妈妈,今天做了什么好吃的呀?”
其实这不过是一锅家常的鲜肉包。我先从冰箱取出备好的肉馅,把新鲜小葱洗净切成碎末,再准备好姜末和日常用的调料。接着取 300 克中筋面粉,加入 3 克酵母,慢慢往面粉里倒 200 克清水,边倒边揉,直到揉成光滑的面团,然后盖上保鲜膜放在一边,等着面团发酵。
调馅可是做好鲜肉包的关键步骤。准备约 400 克猪肉馅,肥瘦比例控制在三比七最合适。先往肉馅里加入葱白末和少量姜末,然后调酱汁:舀两勺生抽、一勺老抽、一勺蚝油,放在碗里搅拌均匀备用。
起锅倒少许油,开小火,把调好的酱汁倒进锅里慢慢煮。酱汁一加热,浓郁的香味瞬间就弥漫开来,整个厨房都被这股酱香包裹。等酱汁煮到沸腾,马上关火,先舀一半热酱汁倒进肉馅里。
这一步一定要顺着一个方向搅拌,让肉馅把酱汁完全吸收进去。之后分三次往肉馅里加葱姜水,每次加两勺左右,每加一次都要搅拌到水分被肉馅彻底吸收,再进行下一次添加。
想知道肉馅有没有搅拌到位,用筷子就能判断 —— 把筷子直直插进肉馅里,如果筷子不会倒,就说明馅料已经充分上劲了。最后把剩下的酱汁全部拌进肉馅,再撒上新鲜的生葱花,然后把肉馅放进冰箱冷藏一小时,让味道更浓郁。
这时面团也差不多发酵好了。发酵好的面团会膨胀到原来的两倍大,撕开面团内部,能看到满是蜂窝状的气孔。不用再额外揉面,直接把面团取出来分成小剂子,把小剂子压扁,就可以开始包包子了。
每个包子皮不用擀得太薄,最好是中间稍微厚一点,边缘略薄,这样包的时候不容易破,也能更好地锁住汤汁。舀一勺肉馅放在包子皮中央,沿着皮的边缘一下一下捏出褶子,慢慢把口收紧。包好的包子放进蒸屉里,盖上盖子再醒发十五分钟。
蒸包子要冷水上锅,开大火加热。等水烧开后开始计时,保持大火蒸十三分钟。时间一到就关火,但千万别马上开盖,再焖三分钟才行。
掀开盖子的瞬间,蒸格里挤着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包子,热气腾腾的,包子表皮光滑又有光泽。用手轻轻按一下包子皮,能马上回弹,完全不会塌陷。
孩子早就拿着盘子在旁边等着了。咬开一口,包子皮蓬松又柔软,里面的肉馅饱满多汁,虽然稍微有点烫口,却让人忍不住想接着吃。鲜美的汤汁慢慢渗到包子皮上,吃起来一点都不觉得干。
孩子一口气吃了三个,最后连掉在盘子里的馅渣都捡起来吃掉了,生怕浪费一点美味。
这次做的肉馅咸淡刚刚好,如果喜欢口味重点的,可以适当加点盐或者生抽。葱姜水不仅能去除肉馅的腥味,还能增加香味,而且吃的时候完全尝不到姜的辛辣味。肉馅之所以吃起来嫩滑不柴,秘诀就是分次往肉馅里搅入水分,让肉馅充分吸收汤汁。
蒸包子的火候也得掌握好,时间太短可能没蒸熟,时间太长包子皮容易变硬。关火后焖的那三分钟特别重要,能防止包子突然遇到冷空气而回缩。
自己在家做包子,用的都是平时常见的材料,步骤也不复杂,只需要多一点耐心就行。现蒸现吃的包子,味道比外面买的鲜多了,肉馅扎实,口感也更柔软。
看着家人吃得开心,自己心里也满是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