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下正值高粱成熟的时节,孝昌县邹岗镇的田野间,4500 亩订单高粱迎来了丰收。火红的高粱穗如同一簇簇火焰,将大地装点得热烈而喜庆,不仅为农户们带来了沉甸甸的收获,更成为激活乡村振兴的 “红色引擎”。
在邹岗镇联合村的高粱种植基地,连片的红高粱一望无际,饱满的穗子压弯了秸秆,在风中摇曳出丰收的韵律。多台联合收割机在田间往来穿梭,轰鸣声中,一串串高粱被高效收割,农户们则忙着将新收的粮食装车,脸上洋溢着掩饰不住的喜悦。
“今年高粱亩产达到 800 到 1000 斤,总产值能有 800 万元左右。” 种植基地负责人杨仙华底气十足地说,“我们早就和五粮液酒厂签订了订单,保底收购价一块九一斤,收割下来直接发往四川,根本不用愁销路。”
这片高粱基地采用 “企业 + 基地 + 农户” 的订单农业模式,从种植到销售形成了完整的保障链条。高粱本身具有生长周期短、节水、易管理的特点,大大降低了农户的种植难度。更关键的是,收割后的土地并不会闲置,通过轮作小麦、油菜等作物,土地效益能提升 30% 以上,实现了 “一地多收” 的高效利用。
联合村农户董仲情算起了收益账:“以前种玉米,一亩地也就收入 1000 多块钱;现在改种高粱,一亩能赚 2000 多。公司不仅提供技术指导,还包收购,让我们没了后顾之忧,种地的信心更足了。”
据统计,今年邹岗镇这 4500 亩高粱预计能为农户增收 500 多万元,带动 1500 余户村民实现就业。当地通过 “订单农业 + 轮作种植” 的模式,既解决了农户 “种什么、怎么卖” 的难题,又大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形成了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
邹岗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郑伟介绍,当地正大力推广 “小麦 + 油菜 + 高粱” 的轮作模式,让一块土地在一年内实现三次收益。“明年我们计划扩大高粱种植规模,同时延伸产业链,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让更多农民能分享到产业发展的红利。”
火红的高粱映红了农户的好日子。孝昌县通过订单农业为农产品销路保驾护航,借助轮作模式提升土地效益,让农民吃下了 “定心丸”。这种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正为乡村振兴铺设出一条坚实而宽广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