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县祥林铺镇:三千亩淮山喜获丰收 每日 40 吨鲜品直达粤港澳餐桌

金秋时节,永州道县祥林铺镇的田野间一派繁忙景象 —— 当地三千多亩淮山进入集中采挖期。一根根通体粗壮、形态饱满的淮山,不仅成为百姓餐桌上的时令佳肴,更化作农户手中增收致富的 “宝贝疙瘩”,为乡村振兴注入鲜活动能。

走进祥林铺镇洞尾村的淮山种植基地,连片的田垄被翠绿的淮山藤蔓覆盖,藤蔓顺着支架向上攀爬,宛如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 “海洋”。田间地头,农户们正有条不紊地开展采挖工作:他们手持小铲子,小心翼翼地松动淮山根茎周围的泥土,待整根淮山完整显露后,再用手轻轻将其拔出。不一会儿,一根根长度近一米、质地坚实的淮山便整齐地摆放在田埂上,泥土的清香与淮山的鲜嫩气息交织在一起。这些刚采挖的淮山,经过简单的去泥、分拣后,迅速被装入包装箱,第一时间踏上发往粤港澳市场的旅程。

“今年咱们基地的淮山种植面积有三千多亩,亩产大概在六千斤到八千斤之间。所有采收的淮山,都会直接发往广州、深圳这些大城市的批发市场。” 洞尾村淮山基地负责人何建勤介绍道,“现在每天的采收量能达到 40 多吨,全程实现当天采挖、当天装车发车,确保第二天就能新鲜送到当地消费者的餐桌上,让大家尝到最新鲜的道县淮山。”

洞尾村能培育出优质淮山,离不开当地独特的自然条件。这里的沙壤土透气性好、保水保肥能力强,再加上温润适宜的气候,为淮山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近年来,当地以 “合作社 + 基地 + 农户” 的模式为核心,大力发展淮山特色产业,不仅统一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还为农户提供从种苗培育到田间管理的全程指导,有效保障了淮山的品质与产量同步提升。如今,淮山产业已成为当地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让越来越多农户尝到了产业发展的甜头。

“目前合作社已经带动周边三十多户农户一起种植淮山。从种苗供应、日常管理到产品销售,我们提供‘一条龙’服务,彻底解决农户的后顾之忧。” 何建勤笑着说,“现在每亩淮山的利润能超过五千元,农户们的种植积极性特别高。接下来,我们还计划拓展淮山深加工业务,开发淮山面、淮山粉、淮山干片等产品,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提升淮山的附加值,让这个富民产业的路子越走越宽。”

为确保淮山 “产得出、销得畅”,当地还积极搭建产销对接平台,主动对接粤港澳地区的批发市场、商超及电商平台,打通从田间到市场的 “绿色通道”。如今,道县祥林铺镇的淮山凭借优质的品质和稳定的供应,在粤港澳市场打响了名气,成为当地一张闪亮的 “农业名片”。从田间地头的丰收景象,到农户脸上的幸福笑容,淮山产业正以实实在在的成效,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