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锂价跌破盈亏线,行业寒冬倒逼变革

华夏时报的记者田野、于建平带来消息,作为新能源电池核心原材料的碳酸锂,其价格走势向来备受瞩目。今年,碳酸锂价格持续走跌,给整个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截至5月21日,国产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为63000元/吨,与上一交易日持平。业界普遍认为70000元/吨是碳酸锂加工企业的盈亏平衡线,当下价格走势让国内多数碳酸锂企业经营状况堪忧,不少企业正竭力降低生产成本以应对危机。

企业面临生死存亡

目前,众多中小型碳酸锂企业正遭遇生死考验。江西宜春某头部碳酸锂生产商,于2024年年底全面停工,因拖欠供应商货款、未履行客户订单等问题被告上法庭,企业运营陷入停滞。芳源股份也于近期决定终止投资不超30亿元的电池级碳酸锂生产及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综合利用项目,其净利润连续两年亏损,2024年年末负债率超80%,创历史新高。

面对碳酸锂价格下跌和供需失衡的严峻形势,产业链企业积极行动应对。大中矿业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会创新生产降低成本;江西赣锋锂业在资源端优化锂矿运营,推动低成本锂资源建设和投产,优化成本结构,还加大研发投入,开发高附加值锂产品;永兴特种材料因拥有优质锂矿资源,能锁定成本,且其工艺可综合利用锂云母资源,有效降低成本。

中信期货有色与新材料组高级研究员杨飞称,碳酸锂期货价格弱势是供需失衡导致,当前市场处于需求待恢复、库存待去化阶段。广发期货分析师林嘉旎也认为碳酸锂基本面偏弱,成本端支撑走弱,虽有关税缓和等宏观利好,但短期缺乏实质支撑,有利空消息扰动致价格难提振。

多因素致价跌与产能过剩

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行,下游需求不足是主因。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扩大使动力电池需求爆发式增长,但产能扩张速度远超市场需求增速,引发产能过剩。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联盟数据显示,2024年前8个月,动力电池总产量419.7GWh,装车量仅219.2GWh,装车率52%。为应对,部分企业寻求海外和储能市场,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竞争力、降低成本。

车夫咨询合伙人曹广平从供需及长短期发展角度分析动力电池降价现象。供应方面,产业政策使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迅猛,少数企业占据龙头地位掌握定价权,为打击对手,企业主动降价提效。需求上,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整车企业竞争激烈,倒逼动力电池降价,挤压中小企业生存空间。

企业调整战略,寄望技术创新

尽管多位业内人士认为碳酸锂行业前景不确定,但上游锂矿企业仍对产业前景充满信心。藏格锂业因锂价下行压力重新思考发展规划,战略重心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赣锋锂业表示,碳酸锂价格跌至低位,行业资本开支放缓,供给增速有望下降,部分矿山减产停产,未来供需格局有望改善。

在曹广平看来,产业要健康发展,需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以技术进步驱动效率提升。新电池技术突破可能改变碳酸锂在电池材料中的主导地位,但短期内它仍是新能源电池重要原材料。如何在困境中找到出路,是全行业共同面临的问题。如今,行业寒冬已至,企业需在技术创新和战略调整上持续发力,方能在未来市场寻得生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