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哟,这天气热得像个大蒸笼,连知了都懒得叫了。” 老李头摇着蒲扇站在菜市场门口,汗珠顺着脖子一个劲地往下流。明天就是小暑节气,2025 年的热浪比往年更猛,他盘算着得给家里人做点清凉解暑的吃食。
菜摊上,水灵灵的黄瓜还挂着晨露,老李拿起两根掂了掂。这东西真是老天爷赐的消暑好物件,96% 都是水分,咬一口脆生生的,比喝矿泉水还解渴。隔壁王婶正和卖鱼的老张头讲价:“鲈鱼便宜点呗,清蒸给孙子补补,这天气孩子都不爱吃饭。” 老张头麻利地捞起一条活蹦乱跳的鲈鱼:“您看这鱼鳃多鲜红,蒸八分钟,淋点豉油,鲜得能让人把舌头吞下去!”
苦瓜摊前站着个戴口罩的年轻人,捏着鼻子挑挑拣拣。卖菜的大姐笑着说:“小伙子别嫌苦,这苦瓜焯水后拌腐竹,浇上花椒油,越吃越有味道。俺们村里老人常说‘夏日吃苦,赛过进补’。” 年轻人半信半疑地往袋子里装了两根,顺手抓了一把金黄的花生米。
水产区格外热闹,排骨摊主老马正抡着砍刀剁肋排。“冬瓜薏米汤最养人,我媳妇坐月子那会儿天天喝。” 他用刀背敲着案板,咚咚作响,“放两片姜去腥,小火慢炖两个钟头,汤的颜色就像奶白的豆浆。” 旁边买菜的阿姨们纷纷点头,有个戴草帽的大娘神秘地分享秘诀:“扔两颗红枣进去,补气又不上火,这是我家当老中医的女婿教的。”
老李头转了一圈,菜篮子已经装得满满当当。回家路上碰到遛狗的邻居老周,俩人站在树荫下聊了起来。“现在年轻人就知道点外卖,哪懂节气养生的门道。” 老周家的大金毛吐着舌头直喘气,“我闺女昨天还说要减肥,啃着冰西瓜吹空调,这不是找罪受嘛!” 老李头深表赞同,摸出刚买的苦瓜:“晚上让老伴拌个凉菜,配上冰镇啤酒,那才叫舒服!”
黄昏时分,厨房里飘出阵阵香味。老李的老伴正在灶台前忙碌,黄瓜片倒进热锅里 “滋啦” 作响,鸡蛋液倒进去瞬间变成金黄的 “太阳花”。蒸锅里 “噗噗” 冒着白气,鲈鱼身上的葱丝被热油激得微微卷曲。小孙子扒着厨房门框咽口水:“奶奶,苦瓜真的不苦吗?” 老太太夹起一筷子塞进他嘴里:“你仔细尝尝,是不是越嚼越甜?”
巷子口乘凉的人们摇着扇子闲聊,谁家炝锅的蒜香味飘过来,勾得人肚子咕咕叫。卖绿豆汤的三轮车叮叮当当地路过,广播里正讲着小暑养生:“此时阳气外泄,伏阴潜藏在体内,要做到外清凉内温补……” 窗台上晒着的薏米粒粒饱满,就像天上眨着眼睛的星星。老李头喝着冬瓜汤细细品味,忽然想起小时候母亲说的话:人跟着节气吃东西,就像树跟着季节生长,都是老天爷定下的养生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