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烤箱也能做!这道蛋烘糕,一口拉丝超惊艳,家常小锅就能成

总觉得没烤箱就做不了甜品?其实不然!这道 “蛋烘糕” 不用烤箱,只用家里的平底锅就能做,金黄松软的外皮裹着拉丝麻薯和咸香肉松,一口下去甜糯与咸香交织,层次丰富到惊艳味蕾。它藏着老辈人的烹饪智慧,像外婆当年用一口小锅做出的美味,朴实却充满惊喜,不管是当早餐、下午茶还是零食,都能让全家人吃得满足。

一、先做灵魂麻薯:3 步搞定,拉丝又 Q 弹

蛋烘糕的 “点睛之笔” 是内里的麻薯,软糯拉丝还能 “三天不硬”,做法简单,提前准备好更省心:

  1. 备食材:水磨糯米粉 100 克(细腻无颗粒,口感更软)、玉米淀粉 20 克(增加 Q 弹度)、牛奶 150 毫升、白糖 30 克、黄油 15 克;
  2. 混合蒸制:碗中放入糯米粉、玉米淀粉、白糖,倒入牛奶搅拌至无颗粒,过筛后盖上保鲜膜(扎几个小孔),蒸锅上汽后蒸 20 分钟,至面糊完全凝固;
  3. 揉制拉丝:蒸好的麻薯趁热加入黄油,戴一次性手套反复揉匀(黄油融化后会让麻薯更顺滑),接着像 “揉面团” 一样折叠拉扯,直到麻薯表面光滑有韧性,包上保鲜膜静置备用(防止变干)。

做好的麻薯能轻松拉丝,放凉后也不会变硬,裹在蛋烘糕里,口感瞬间升级。

二、调制蛋烘糕面糊:发酵是关键,外皮松软有蛋香

蛋烘糕的外皮要金黄松软、蛋香浓郁,面糊的调制和发酵很重要,新手也能轻松掌握:

  1. 备食材:鸡蛋 2 个、牛奶 80 毫升、红糖 40 克(比白糖更添焦糖香)、低筋面粉 100 克、酵母 2 克、泡打粉 1 克、盐 1 小撮;
  2. 融化红糖:牛奶加热至温热(不烫手),放入红糖搅拌至完全融化,放凉后加入鸡蛋,搅拌均匀;
  3. 混合过筛:低筋面粉、酵母、泡打粉、盐混合,过筛到蛋液中(过筛能让面糊更细腻,避免结块),用蛋抽搅拌至无干粉,呈细腻的糊状;
  4. 静置发酵:面糊盖上保鲜膜,放在温暖处发酵 40 分钟(比如靠近暖气片的地方,或烤箱发酵档),至面糊表面出现小气泡(发酵后的面糊煎出来更蓬松,不会发硬)。

发酵好的面糊别搅拌,直接用勺子舀取,保留内部的气泡,外皮才会松软。

三、平底锅煎制:小火慢煎,轻松做出金黄外皮

不用烤箱,普通平底锅就能煎出完美的蛋烘糕,关键在火候和操作细节:

  1. 预热平底锅:平底锅小火加热 20 秒(温度别太高,否则面糊会瞬间煎焦),用手靠近锅底能感受到温热即可;
  2. 煎制外皮:舀 1 勺面糊倒入锅中,轻轻转动锅体,让面糊均匀铺开(厚度约 0.3 厘米,别太厚,否则不易熟透),保持小火煎 1-2 分钟,至面糊表面凝固、边缘微微翘起,底部呈金黄色;
  3. 关火加馅:关火后,在面糊的一半放上 1 小块麻薯(用手扯成适合的大小),撒上适量肉松(咸香能中和甜味,也可根据喜好加豆沙、花生碎等);
  4. 对折成型:用铲子将面糊对折成半圆形,轻轻按压边缘,让馅料包裹严实(此时锅底余温会让边缘粘牢),一个金黄饱满的蛋烘糕就做好了。

小贴士:每次煎完一个,可在锅底垫一块湿毛巾降温(避免锅底过热,下一勺面糊倒入后瞬间煎焦),保证每一个蛋烘糕的外皮都金黄均匀。

四、口感升级小技巧:解锁更多美味吃法

这道蛋烘糕不仅做法简单,还能根据喜好调整,解锁更多口味:

  • 甜味款:除了肉松麻薯,还能加豆沙、芋泥、奥利奥碎,适合喜欢甜食的朋友;
  • 咸味款:换成白糖调制面糊,馅料加火腿丁、芝士碎、生菜,像 “小馅饼” 一样,当作早餐超管饱;
  • 外皮更脆:如果喜欢略带脆感的外皮,可在煎制时稍微延长 10 秒,至底部金黄微焦,口感更丰富。

做好的蛋烘糕趁热吃最佳,外皮松软带着红糖的焦糖香,麻薯拉丝软糯,肉松咸香提味,一口下去,层次在嘴里炸开,比烤箱甜品还让人惊喜。

五、新手避坑指南:这些细节别忽略

  1. 面糊别太稀:如果面糊太稀,煎的时候会流得到处都是,可适当加少许低筋面粉调整,呈 “能缓慢流动” 的状态即可;
  2. 别频繁翻动:煎制时只煎一面,待表面凝固后再加馅对折,频繁翻动会导致外皮破损,馅料漏出;
  3. 麻薯别放太多:麻薯放太多会导致蛋烘糕不好对折,还容易溢出,每一个放 “乒乓球大小” 的麻薯即可。

没烤箱也能做出这么好吃的甜品,这道蛋烘糕既有家常的温暖,又有甜品的精致。周末花半小时动手试试,金黄松软的外皮、拉丝的麻薯、咸香的肉松,一口就能征服全家人的味蕾。你还想给蛋烘糕加什么馅料?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一起解锁更多美味!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