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的阳光刚洒进院子,贸易商老张就被手机里粮食群的消息惊醒。他揉着惺忪的睡眼点开信息,瞬间没了困意 —— 山东多家深加工企业门口排起了三百多车的售粮长队,小麦收购价每吨直接下跌二十元。“昨天刚见点涨势,今天就跌回去了,这市场也太琢磨不透了!” 老张一边嘟囔,一边慌乱地穿衣服,连拖鞋都穿反了,急忙想联系客户沟通最新行情。
更让市场震动的是新疆新玉米的开秤价。潮粮折干后仅 1770 元一吨的价格,刚在群里公布,就引发了轩然大波。“去年这个时候,新玉米价格还能到 1.3 元 / 斤,今年直接跌到 1.1 元 / 斤左右,这生意没法做了!” 老张把手机往沙发上一扔,点起一根烟,满脸愁容。
东北的种粮户老李,此刻正对着自家满满的粮囤唉声叹气。前段时间看到粮食价格略有上涨,他想着再等等,等个更高的价格再出手,可没想到近期天气又热又潮湿,粮食保管难度陡增。“再这么放下去,粮食怕是要发霉,现在卖又得亏本,真是左右为难!” 老李跟媳妇抱怨着,手里的扇子扇得飞快,却驱不散心头的焦虑。
当下的粮食市场,贸易商们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焦躁不安。陈粮还没来得及消化,新粮又即将大量上市,再加上中储粮持续的轮出拍卖,三股粮源同时涌向市场,进一步加剧了价格下跌的压力。一位有着二十多年从业经验的老贸易商感慨道:“这行情就像坐过山车,刚爬上高点就急速下坠,没点心理承受能力,真撑不下去。”
企业方面,也纷纷收紧了收购策略。深加工企业本身还处于亏损状态,饲料企业的利润更是微薄如纸,自然不愿高价收粮。某饲料厂采购经理直言:“现在想卖粮的车都在厂门口排队,我们根本不用着急,随用随买就行,没必要囤那么多粮占用资金。” 如今,不少企业的库房都堆满了粮食,短期内没有大量采购的需求。
新疆新玉米的开秤价,无疑给全国新粮市场浇了一盆冷水。业内人士分析,这个价格基本为今年新玉米的整体行情定了调。按照目前的趋势,等到华北、东北的新玉米大面积上市,价格很可能还会继续走低。有专家预测:“新玉米开秤价大概率在 1 元到 1.05 元 / 斤之间,若无极端天气导致减产超一成,价格很难突破这个区间。”
小麦市场同样不容乐观。连续多日的价格下跌,让不少贸易商忧心忡忡。更有消息称托市收购可能在九月底结束,这让原本就焦虑的贸易商们更加慌乱。“要是托市真的结束了,小麦价格说不定会跌得更厉害!” 一位贸易商在群里发了个哭脸表情,表达内心的担忧。不过,也有理性的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市场行情疲软,托市政策不会突然取消,否则很可能引发市场混乱,政策调整会充分考虑市场承受能力。”
实际上,当前小麦市场处于 “上有顶、下有底” 的震荡区间,价格在一定范围内来回波动,既难以大幅上涨突破高位,也不易大幅下跌跌破支撑位。有经验的贸易商已经调整了策略:“看到价格上涨就及时出货,遇到价格下跌就耐心等待,不奢求大涨行情,能在震荡中赚取少量差价就满足了。”
业内预计,到月底可能会出现一波集中采购,小麦价格或许能迎来小幅上涨,这也可能是近期较好的出货时机。但从整体供需来看,基层粮源充足,下游需求疲软,供大于求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因此价格上涨空间有限。
未来粮食行情的走势,将主要受麦收腾仓情况、玉米与小麦的价差、政策端粮食投放量以及市场购销节奏等因素影响。经验丰富的贸易商都会密切关注这些关键指标,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粮食市场的涨涨跌跌本就是常态,关键在于从业者能否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短期波动干扰。正如老贸易商所说:“干这行时间久了就明白,晴天要提前备好伞,雨天才能从容应对。机会往往在市场恐慌时出现,在犹豫中发展,在过度疯狂时结束。” 如今的粮食市场,正处于这样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关键调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