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机器人亮相老博会:科技助老前景与挑战并存

5月21日,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盛大启幕。众多先进的养老机器人纷纷登台亮相,以其独特功能吸引了众人目光,然而,要将这些机器人真正普及到普通家庭,还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

在展会上,深圳某企业带来的机器人Temi格外引人注目。这台具备AI中医诊断技术的机器人,能够为使用者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建议。它如同经验丰富的老中医,通过摄像头对用户进行舌诊、面诊,运用“望闻问切”的理念收集健康信息。随后,用户健康信息经后台上传,配合一套科学详尽的健康问卷,Temi便能快速生成一份贴合个人情况的健康建议。这种创新的中医诊断方式,让科技与传统医学智慧得以融合,为老人的健康管理开辟了新途径。

旁边展台上,几只栩栩如生的玩具狗吸引了不少人驻足抚摸。可别小瞧了它们,这是心理陪伴宠物机器人。它们不仅外观与真宠物狗极为相似,还能发出仿真的叫声。对于老人而言,这些机器人能带来如同养真宠物般的陪伴体验,在心理慰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与老人相伴的过程中,它们能舒缓老人的孤寂情绪,让老人的生活增添更多温暖与乐趣。

理疗机器人“小瑜”也人气颇高。它集体检和按摩理疗功能于一身,使用者只需通过机器人胸前的屏幕,就能轻松调整按摩强度和震动频次。其适用范围广泛,可在养老机构、养老驿站和药店等场所发挥作用,深受老人喜爱。不少老人体验后对其功能赞不绝口,表示它在缓解身体疲劳、促进健康方面有着积极效果。

众多北京企业也在本次老博会上展示了自主研发的养老机器人。北京森丽康专注于智能养老机器人的研发与应用,依托强大的AI技术,推出了适用于养老机构和居家场景的“小丽机器人”。它不仅能陪老人聊天,缓解老人的孤独寂寞,还具备用药提醒功能,避免老人因记忆力衰退而忘服或错服药物。而且,“小丽”接入了Deepseek大模型,让老人能够接触到当下最前沿的科技,丰富了老人的生活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来自北京的京大认知症机器人在预防和干预认知症方面表现出色。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认知症已成为严重影响老人生活质量的健康问题,该领域面临着专业人才匮乏、照护水平参差不齐等困境。京大认知症机器人采用人机互动方式,可对老人进行认知症风险的实时评估,并依据评估筛查结果自动生成干预训练计划,有助于延缓认知症的加深。目前,该机器人已在全国50个城市的养老机构、医疗机构等得到广泛应用,为众多老人带来了希望。

尽管养老机器人在博览会上大放异彩,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但目前还难以广泛“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些机器人价格高昂,普遍售价在3万元以上,这让许多普通家庭望而却步。目前,它们主要集中在一些中高端养老机构中应用。

而且,真正能够完全替代人力照护老人的养老机器人尚未出现。养老机器人的研发仍处于不断探索和完善阶段。正如一位展商所说:“大家对我们的期待还是比较高的。机器人的功能和用户想象的功能目前还有一段距离。”养老机器人的研发需要有人勇于尝试,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同时也需要更多的跟进者与竞争者。只有这样,企业才有更强动力去不断打磨技术、完善功能,以更好地满足老人的实际需求。科技赋能养老服务已成为未来的大趋势,养老机器人要真正融入百姓生活,还需在降低成本、提升功能等方面不断努力。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