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克萨斯独资工厂开建,中国豪华车市场将迎新变局

在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的浪潮中,雷克萨斯于中国市场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据上海经信委官方信息披露,6 月 27 日,雷克萨斯新能源项目在上海金山区正式破土动工,这一项目标志着雷克萨斯将告别在中国市场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开启本地化生产的新篇章。

作为丰田旗下的豪华汽车品牌,雷克萨斯自 2004 年踏入中国市场,凭借独特的日式豪华理念与可靠品质,在豪华车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然而,在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的大趋势下,市场格局风云变幻。近年来,全球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迅猛增长,中国作为全球最大且最具活力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引领着行业变革的潮流。与此同时,进口燃油车市场份额在国内持续下滑,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 年 1 – 5 月,进口汽车销量仅为 18 万辆,同比降幅高达 33%。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一直以 “纯进口” 模式运营的雷克萨斯,即便在进口车市场萎缩时表现出一定韧性,但其销量增长也遭遇瓶颈。2021 – 2024 年,雷克萨斯在华销量分别为 21.9 万、18.4 万、18.1 万、18 万辆,今年 1 – 5 月,其销量为 7.4 万辆。

为了应对市场变化,雷克萨斯积极布局电动化领域。2023 年,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推出全新纯电 SUV RZ,逐步丰富其新能源产品线。而此次在上海设立电动汽车公司并建设工厂,更是其电动化战略的关键举措。该工厂预计于 2026 年 8 月竣工,2027 年正式投产,初期年产能约为 10 万辆,产品不仅面向庞大的中国本土市场,还将出口至日本及其他海外市场。这一布局充分显示出雷克萨斯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以及利用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产业优势,提升自身全球竞争力的决心。

雷克萨斯的这一决策,与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强大实力紧密相关。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已构建起完善且成熟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体系。以特斯拉为例,其上海超级工厂的 Model 3 和焕新 Model Y 车型,超过 95% 的零件均产自中国。本地化生产使得特斯拉能够显著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让国内消费者以全球最低价格购买到产品。同样,雷克萨斯选择在中国独资建厂,也将依托上海市及长三角地区先进的产业链基础、发达的物流网络、丰富的人才资源以及庞大的市场规模,实现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效协同。丰田中国明确表示,新公司将致力于研发 LEXUS 雷克萨斯品牌纯电动车型,快速响应中国客户需求,将中国速度融入产品打造的全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丰田成为继特斯拉之后,第二家在上海独资建厂的外资汽车企业。与特斯拉相似,雷克萨斯上海工厂采用 100% 独资模式,这有助于企业在经营管理上拥有更大自主权,更好地适应中国市场的快速变化。通过深度融入本土供应链,雷克萨斯有望获取更多技术优势,进一步优化成本结构。此外,本地化研发能够使雷克萨斯更精准地把握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开发出更贴合本土市场的产品,将中国市场作为技术创新与产品优化的前沿阵地。

在终端市场,雷克萨斯也在积极调整策略以提升竞争力。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其价格开始出现松动。以广州地区为例,雷克萨斯 ES 指导价 29.99 万元起,如今裸车价优惠幅度达 27%,低至 21.99 万元,落地价约 24 万元,与以往相比,价格优势更为明显,且车型配置进一步丰富,如新增座椅通风等实用配置。懂车帝数据显示,雷克萨斯 ES 经销商报价区间为 21.99 – 40.89 万元,指导价为 29.99 – 48.89 万元。这一系列价格与配置调整,旨在吸引更多消费者,增强产品在市场中的吸引力。

展望未来,雷克萨斯新能源项目的建成投产,有望为其在中国市场注入新的增长动力。一方面,本地化生产将降低成本,使产品在价格上更具竞争力,有助于开拓更广泛的消费群体;另一方面,基于中国市场的研发创新,能够让雷克萨斯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智能化、个性化的需求。然而,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不仅有众多本土品牌强势崛起,还面临着其他外资豪华品牌的激烈角逐。雷克萨斯能否凭借此次战略布局,在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市场中突出重围,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仍有待市场的检验。但毋庸置疑的是,雷克萨斯独资工厂的开建,已为中国豪华车市场的未来发展增添了新的变数,也将推动整个行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