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小排骨是很多家庭餐桌上的 “常客”—— 小块排骨裹着浓郁酱汁,入口软嫩,连骨头都带着香味,孩子能就着它多吃半碗饭。其实这道菜做起来不复杂,关键在 “选对肉、去好腥、调对味”,跟着步骤来,新手也能做出地道的家常味道。
一、选材:3 步选对排骨,基础味道不跑偏
做上海小排骨,选对食材是第一步,别随便买块排骨就下锅,细节不到位,味道会差很多。
1. 选部位:肋排中段是首选
优先选猪肋排中段(别选前排太瘦或后排太肥的),这个部位的肉厚度适中,肥瘦相间,烧出来不柴不腻。最好让摊主帮忙剁成 3 厘米左右的小块 —— 比普通糖醋排骨小一圈,这样更容易吸满酱汁,吃起来也秀气,孩子一口一块不费劲。
2. 去血水:泡水比焯水更关键
买回来的排骨别直接煮,先泡在清水里 “去血水”:将排骨放入大碗,加足量冷水没过,每隔半小时换一次水,泡 1-1.5 小时(泡到水变清澈,没有血丝)。这样处理的排骨,烧出来颜色清爽,不会有腥味,比只焯水去味更彻底。
3. 焯水:冷水下锅,温水冲净
泡好的排骨要焯水,但别用热水:冷水下锅,加 2 片生姜(去腥),大火煮开后,会浮起一层灰色浮沫,用勺子撇干净;然后将排骨捞出,立即用温水冲洗表面残留的浮沫(别用冷水,否则肉会遇冷收缩,口感变柴),沥干水分备用。
二、烹饪:火候 + 调味双管齐下,酱汁浓郁不糊口
上海小排骨的灵魂在 “酱汁” 和 “软嫩口感”,这两步做好,味道就成功了一大半。
1. 煸香排骨:逼出油脂更不腻
- 锅中放少许食用油(别太多,排骨会出油),中火加热,放入沥干的排骨,慢慢煸炒至表面微黄(大约 3-4 分钟),这样能逼出排骨里的部分油脂,吃起来不油腻;
- 把排骨推到锅边,中间留空,放入 3 片生姜、1 小段葱段,小火煸出香味,再和排骨一起翻炒均匀,让香味附着在排骨上。
2. 调味加汤:比例对了,酸甜正合适
- 沿锅边淋 1 圈黄酒(去腥提鲜,别用料酒代替,香味差很多),加半勺老抽(上色,别多放,否则发苦)、1 勺半生抽(提鲜),再放 3-4 颗黄冰糖(甜味柔和,比白砂糖更有层次感),快速翻炒,让每块排骨都裹上调料;
- 加足量热水(没过排骨,别用冷水,避免肉遇冷变硬),大火烧开后,转最小火,盖上锅盖慢炖 20-25 分钟(期间别频繁掀盖,热气跑了会延长炖煮时间,肉也不容易烂)。
3. 收汁加醋:最后一步是 “点睛”
- 炖到汤汁剩下一半时,打开锅盖,尝尝味道(咸了加少许糖,淡了加少许生抽),然后放入几块新鲜菠萝(别用罐头菠萝,甜味太假;新鲜菠萝的果酸能软化肉质,还能增加果香,孩子更爱吃);
- 转中火收汁,最后 1 分钟淋 1 勺镇江香醋(别早放,早放酸味会挥发,最后放能保留酸甜口感),边煮边轻轻晃动锅,让酱汁均匀裹在排骨上,直到汤汁浓稠能 “挂勺”(用勺子舀起,酱汁能缓慢流下,不会快速滴落);
- 关火前撒一把白芝麻,翻匀即可出锅 —— 别把汁收太干,留少许酱汁拌饭,孩子能多吃一碗。
三、小贴士:3 个小技巧,味道再升级
- 不用勾芡:排骨本身含有胶质,慢炖后自然会让酱汁变浓稠,勾芡反而会让口感变糊,失去清爽感;
- 锅具选择:优先用铁锅或不锈钢锅,受热均匀,炖出来的排骨香味更足;别用不粘锅,频繁翻炒容易刮花涂层;
- 剩余利用:炖完排骨后,锅底可能会有少许焦糖色的残渣,别浪费 —— 加适量热水烧开,就是简易高汤,下次煮面条、烧蔬菜时用,味道更鲜。
四、家常吃法:凉吃热吃都美味
做好的上海小排骨,热吃软嫩入味,凉吃也有别样风味:夏天放冰箱冷藏 1 小时,油脂会凝固,吃起来更爽口,还能当凉菜;带饭时可以把酱汁收得稍干,微波炉加热后不会变 “水叽叽”;做多了分装进保鲜盒冷冻,下次解冻后加热,味道和刚做的差别不大。
其实家常上海小排骨不用追求 “饭店水准”,只要选对排骨、处理好血水、把控好火候,多试两次就能摸出门道。看着孩子一口一块吃着排骨,连酱汁都不放过,你就会发现:简单的家常菜,藏着最实在的幸福。赶紧试试,让这道美味端上你家的餐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