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整理冰柜时,翻出一块老家寄来的腊肉,肥膘泛着诱人的琥珀色。突然就想吃一盘野菜炒腊肉,这道菜看着朴实,吃起来却格外香。
选腊肉得挑肥瘦相间的,太瘦的炒出来会发柴。切成厚片就行,不用太薄,不然下锅容易碎。烧一壶开水浇在腊肉上,滋啦一声,腥气夹杂着油沫浮了起来,烫半分钟就够了。捞出来控干水分,这时肉片边缘微微卷曲,看起来油亮透亮的。野菜的话,野葱、野芹菜都可以,菜市场里阿婆摊位上捆成小把的那种最新鲜。根部带着泥土也不怕,多冲洗几遍,叶子缝隙里容易藏沙子,得掰开仔细搓洗。在水龙头下甩两下沥干,放在案板上切成寸段,菜梗和菜叶分开摆放 —— 这是因为后面下锅的顺序有讲究。
铁锅烧到冒青烟,倒入凉油转一圈润锅。把腊肉片哗啦一声倒进锅里,用中火慢慢逼出油脂。铲子别胡乱翻动,等贴着锅的那面煎出焦边再动。油泡从肉缝里咕嘟咕嘟冒出来,整个厨房都弥漫着烟熏的香气。当肉片卷成小舟的形状就可以了,捞出来放在一边,锅里留一层金黄的油。
转成大火,让油温升高些。先撒入拍碎的蒜瓣爆香,这时把野菜梗倒进去。刺啦一声,白色的热气往上窜,用铲子快速翻炒三五下。等菜梗变得半透明,再把菜叶丢进去,这时候手要快,不然叶子塌下去就老了。沿着锅边撒一圈盐,借着热油让盐化开,这样更入味。把腊肉倒回锅里,颠两下锅,让肉油裹住菜叶。关火!余温足够让味道融合在一起。
装盘要赶紧,翠绿的菜叶挂着油亮的光泽,腊肉红褐相间地堆在上面。趁热夹一筷子,野菜的微苦刚好中和了腊肉的咸腻,嚼着嚼着还能透出一丝清甜。上次徒弟问我,为什么饭店炒不出这种味道?其实饭店的猛火灶虽然快,但腊肉的油脂没煸透,野菜的水分也没控干,一股脑儿煮在一起就成了水煮菜。
在灶台边待久了就会明白,好味道都是慢慢磨出来的。焯腊肉时多等三十秒就会老,野菜晚十秒出锅就会发黄。那些米其林式的摆盘用不上,粗瓷盘里冒着热气的,才叫真正的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