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复刻莲塘萨其玛:老厨子揭秘炸面与熬糖的关键门道

莲塘萨其玛以其酥脆的口感、浓郁的麦香和香甜的糖浆闻名,想要在家复刻这道传统点心,关键在于把握炸面的火候和熬糖的分寸。老厨子的经验之谈:面团要揉得筋道,面条炸得透脆,糖浆熬得恰到好处,三者合一才能做出外酥内软、甜而不腻的萨其玛,比超市买的更有滋味。

面团制作:揉出筋道是基础

做萨其玛的面团不用复杂材料,半斤普通面粉里敲入四个鸡蛋,不用加水,靠鸡蛋液让面团形成面筋。揉面时得下足手劲,顺时针揉到面团光滑不粘盆,表面像裹了层薄油一样发亮。揉好的面团盖上湿布醒半小时,让面筋充分松弛,这样后续拉面条时才不容易断。

醒面的间隙可以准备辅料:芝麻和花生用干锅小火焙香,花生去皮后碾碎;核桃仁掰成小块,这些坚果的香气能让萨其玛更有层次。记得提前把油锅洗干净,擦干水分,等着炸面条用。

炸制面条:火候决定酥脆度

醒好的面团不用擀面杖擀,直接在撒了干粉的案板上搓成长条,再拉成筷子粗细的面丝。拉的时候要均匀用力,太粗的面条炸不透,吃起来会发艮;太细了又容易炸焦,失去酥脆口感。

判断油温有个简单方法:扔一根面条进去,周围冒小泡且面条快速浮起,说明温度刚好。面条要分批次下锅,避免粘连,炸到淡金色就捞出来 —— 此时颜色会比成品浅一点,因为余温还会让颜色加深。炸好的面条放在铺了厨房纸的沥油架上,充分吸掉多余油脂,这样吃起来才不腻。

熬制糖浆:火候是成败关键

熬糖浆是最考验功夫的一步,白糖半碗加两勺麦芽糖,再倒入小半碗水,中火加热。一开始糖浆会冒大泡,随着水分蒸发,泡泡会慢慢变小、变密。判断糖浆是否熬好,用筷子蘸一点滴进冷水里,能捏成硬块且不粘手,就说明火候到了。

我早年做萨其玛时,也曾因糖浆熬老了导致成品粘牙,后来才摸出窍门:盯着糖浆的颜色,从透亮的浅黄色变成琥珀色,闻着有淡淡的焦香时,赶紧关火。此时的糖浆粘性刚好,既能粘住面条,又不会硬得硌牙。

混合定型:快速操作保蓬松

糖浆离火后动作要快,先把炸好的面条倒进糖锅里,再撒上坚果碎和芝麻,用大铲子快速翻拌,让每根面条都裹上糖浆。翻拌时要像打太极一样轻推轻翻,避免把面条压碎。

准备一个方形模具,内壁刷一层薄油防粘,把拌好的面条倒进模具里,用铲子轻轻压实 —— 别用擀面杖死命压,萨其玛吃的就是蓬松劲儿,压太实会失去酥脆感。放在阴凉处晾两小时,让糖浆凝固。

切块与保存:细节决定品相

萨其玛凉透后才能切块,不然容易散碎。切的时候刀先沾点热水,每切一刀擦干净再切下一块,这样切口会很整齐。上次教徒弟做时,他心急没等凉透就切,结果碎了一案板,急得直跺脚。

剩下的边角料别浪费,泡在热奶茶里,吸饱了奶茶的面条变得软糯,比饼干还香。做好的萨其玛装进密封罐,能保存一周左右,但要藏好,不然家里的孩子可能一天就偷吃光了。

第一次做萨其玛难免失手,我学徒时就炸糊过整锅面条,被师傅拿着锅铲追着教训。其实火候这东西,得靠眼睛看气泡变化,耳朵听油面声响,手指试糖浆硬度,多练几次就能掌握。在家做萨其玛虽然费点功夫,但咬下一口时,麦香、坚果香和焦糖香在嘴里散开,所有的麻烦都值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