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 时节,夏收、夏种、夏管的忙碌交织成一幅壮阔的农耕画卷。眼下,小麦收割渐近尾声,这句 “麦熟不收,有粮也丢” 的农谚,道出了抢收的紧迫性。我国地域广袤,各地夏收时间大不相同,而小麦的最佳收割期往往仅有短短几天。在这场与时间的竞速中,农业机械成为不可或缺的 “主力军”,而科技的赋能,更是让丰收之路充满了无限可能。记者深入河南、河北、湖北等地探访,发现智慧农机、无人机等 “科技尖兵”,正悄然改写着麦收的传统模式,成为田间地头的新主角。
6 月 11 日,河北衡水冀州区的麦田里,金黄的麦浪随风起伏,900 多台联合收割机穿梭其中,奏响抢收的激昂乐章。这些收割机里,来自河南的 “特殊成员” 吸引了众人目光 —— 它搭载的智能辅助驾驶仪,如同给农机装上了 “智慧大脑”。农机手驾驶着收割机围绕麦田转上一圈,系统便能自动精准测算收割面积,并迅速规划出最佳作业路径。有了这一 “神器”,操作变得轻松便捷,收割效率和质量更是远超传统人工,让农机手们连连赞叹。
有着十多年跨区收割经验的农机手张少华,对科技带来的改变感触颇深。过去,高强度的工作和巨大的心理压力,几乎是每个跨区作业农机手的 “家常便饭”,他一直盼望着科技能减轻劳动负担、提升工作效率。电动收割机的出现,让这份期待有了实现的曙光。2023 年,张少华所在的农机合作社携手深圳的科技公司,历经研发与调试,终于推出了收割机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今年夏收,张少华和合作社的另一位成员率先 “尝鲜”,驾驶着装有智能辅助驾驶仪的收割机踏上跨区作业之旅。200 多个小时的实地作业,不仅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也让功能不断得以优化完善。冀州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听闻智能收割机的 “神奇本领”,特意赶到作业现场一探究竟。体验过后,他对将智能农机数据接入智慧信息平台表现出浓厚兴趣。在夏收这场 “龙口夺粮” 的硬仗中,人工统计信息的滞后和误差,常常导致农机调配不合理,而智慧信息平台能实时掌握农机位置和作业情况,实现科学调度,有效避免资源浪费。这样的智慧平台,在河南漯河已先行试点运行。
河南农机云,便是当地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成果。只要农机安装上智能终端并录入信息,平台就能实现作业需求与农机分布的精准匹配。通过平台,每台农机的位置、作业轨迹和面积都一目了然,信息实时更新,麦收订单也能及时推送。张少华所在的金土地合作社,百余台农机全部 “上云” 后,合作社负责人仅凭一人之力,就能高效调配农机资源,让每台农机都 “满负荷” 运转。上云当年,机手们的收入都比往年大幅增加。在漯河,得益于河南农机云平台的助力,召陵区的麦收时间从过去的十天缩短至七天。其背后,是 “智慧大脑” 实时更新气象预警、收割进度等信息,AI 大模型还能针对作业缓慢和农机短缺的区域,给出科学的调度建议,大大提升了抢收效率。
夏收,是一场与时间的生死竞速。当暴雨预警接连发布,夜晚也成为了抢收的 “主战场”。6 月 12 日 10 时,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年第一号台风 “蝴蝶” 暴雨蓝色预警,河北省望都县 29 万亩小麦正待收割。时间紧迫,当地农业、气象、电力部门迅速联动,启动抢收应急预案,车载移动式应急照明灯、大功率照明无人机等 “科技装备” 紧急上阵。当晚,在望都县固店镇邱庄村的麦田里,无人机如同 “空中灯塔”,照亮广袤田野,收割机则在光影中来回穿梭,奏响夜间抢收的交响曲。这种通过线缆连接地面电源的照明无人机,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为夜间作业提供了持续稳定的照明保障。当晚,望都县抢收小麦 350 多亩。为赶在第二轮降雨前完成收割,从 6 月 14 日起,当地连续开展夜间无人机照明抢收,日夜奋战,终于在 6 月 18 日实现全县小麦全部颗粒归仓。而河北将照明无人机纳入应急抢收预案,灵感正来源于南方省份的实践经验。
早在 5 月 20 日,湖北黄梅县小麦收割进入尾声,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预警,让村民吴从先心急如焚,家中 20 亩小麦尚未收割。他连夜冲进麦田抢收,却遭遇收割机照明灯损坏的难题。紧急求助后,灯虽修好,但自带灯光照明范围有限,夜间收割效率大打折扣。前来修灯的供电技术员灵机一动,决定尝试用无人机搭载大功率 LED 灯照明。调试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无人机升空后,供电线成了 “拦路虎”,影响飞行。技术员们反复试验,采用收放电缆的方式,一人牵线,一人操控,如同放风筝般默契配合。经过五次试飞磨合,600 瓦的灯光终于划破黑夜,照亮两亩麦田。在供电所技术人员的守护下,吴从先家的小麦赶在暴雨前全部安全入仓。
从智能辅助驾驶的农机,到应急照明的无人机,科技不再是遥不可及的 “实验室数据”,而是实实在在扎根田间地头,化作守护丰收的坚实力量。农业现代化的征程中,科技就是那把 “金钥匙”,开启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的新篇,为大国粮仓筑牢根基,也为现代农业的未来点亮璀璨光芒。
这篇文章从新的角度展现了科技在麦收中的应用。如果你觉得某些表述不够准确,或者想增减内容、调整风格,随时告诉我,我再进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