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鸟经济: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的新路径

在北京玉渊潭公园,苍鹭舒展身姿优雅飞舞;南京玄武湖畔,黑嘴鸥灵动的身影掠过水面;云南盈江,河燕鸥捕食的精彩瞬间引得快门声此起彼伏…… 如今,观鸟这一活动正走进越来越多人的生活,成为备受追捧的休闲方式。各地也敏锐捕捉到其中蕴含的商机,依托珍稀鸟类带来的 “生态流量”,大力发展 “观鸟经济”,催生出 “观鸟 + 生态旅游”“观鸟 + 自然教育” 等多元业态,成功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动能,为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开辟了新路径。

辽宁丹东:守护候鸟驿站,激活生态旅游

位于辽宁丹东的鸭绿江口湿地,宛如镶嵌在东亚 — 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世界上鸟类种群最为集中的迁徙驿站之一。每年,超 50 万只候鸟在此停歇,全球仅有数百只的勺嘴鹬、千余只的小青脚鹬等濒危物种也会在此驻足。

每当夕阳西下,鸭绿江口湿地便化作一幅绝美的自然画卷。火红的晚霞浸染天空,浪潮声声奏响大地乐章,鸻鹬类候鸟如同训练有素的舞者,在海天之间穿梭翱翔,时而俯冲贴近水面,时而急速攀升,勾勒出灵动的线条。然而,这和谐美好的画面偶尔也会被不文明行为打破。曾有游客大声哄赶候鸟,试图让鸟群起飞以拍摄壮观场景,好在鸭绿江口滨海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主任马力及时制止。

马力已在保护区深耕二十三年,每年的观鸟季是他最忙碌的时段。这段时间不仅是科研观测的黄金期,更是巡护工作的关键期。他和团队成员每日穿梭在湿地各处,密切关注是否存在捕鸟、毒鸟等违法行为,同时还要及时劝阻大声喧哗惊吓候鸟、向鸟群扔石块、使用无人机近距离拍摄等不文明行为,只为给候鸟打造一个安全、宁静的栖息环境。

在观鸟爱好者拍摄的候鸟照片中,有时能看到鸟儿身上佩戴着彩色旗标。马力介绍,这些旗标是 “环志” 的标识。研究人员捕获候鸟后,会将特制的鸟环佩戴在其跗跖部、颈部等部位,随后测量鸟体各项数据并记录,最后将候鸟放飞。通过追踪这些环志候鸟,科研人员能获取候鸟的年龄、种群数量、迁徙路线等珍贵信息。2021 – 2022 年,马力团队对一只斑尾塍鹬展开持续监测,这只候鸟从鸭绿江口湿地启程飞往阿拉斯加,秋季又前往新西兰越冬,次年历经 9 天长途飞行,再次回到鸭绿江口湿地,其迁徙轨迹数据为候鸟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2024 年 7 月,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鸭绿江口湿地作为其中的提名地之一,声名远扬。这张 “世界遗产” 名片吸引了大量观鸟爱好者纷至沓来,丹东市文旅部门顺势整合资源,以国道 228 线为纽带,串联起鸭绿江口国家湿地观鸟园、北黄海温泉度假区及乡村花海等景点,打造出特色观鸟旅游线路,让生态价值不断向文旅效益转化。观鸟园附近渔家客栈的经营者于文德对此深有感触,他表示近年来客栈不断升级扩建,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游客需求,就连来自新西兰的客人也慕名前来。未来,丹东还将持续开展科研监测工作,推进湿地展示中心建设,探索 “湿地 + 文化 + 旅游” 的深度融合发展模式。

福建三明:白鹇引客来,乡村焕活力

在福建三明永安市青水畲族乡,亚热带季风高山气候与超 85% 的森林覆盖率,为白鹇营造了理想的栖息家园。白鹇体长超一米,羽毛华丽,姿态优雅,素有 “白凤凰”“山凤凰” 的美誉。如今,当地已发现 22 个白鹇观鸟点,吸引着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慕名而来。

清晨的青水畲族乡丰田村,宁静中透着一丝期待。村里的 “鸟导” 熊生春提着装满玉米粒的竹篮,沿着熟悉的小路前行,将食物放置在白鹇常出没的地方。不一会儿,几只白鹇迈着优雅的步伐现身,在林间悠闲觅食、嬉戏,游客们见状纷纷举起相机,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在青水畲族乡,像熊生春这样熟知白鹇习性的专业 “鸟导” 有 20 余人,他们成为游客与白鹇之间的 “沟通桥梁”。

永安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张爱娟对拍摄白鹇情有独钟,自 2017 年起,她多次前往各个白鹇观鸟点,深谙白鹇 “喜静不喜闹” 的习性,始终秉持 “尽量不打扰” 的拍摄原则。在她和众多摄影家的推动下,永安市成立观鸟协会,陆续设立多个珍稀鸟类观鸟点,进一步提升了当地观鸟资源的知名度。

随着观鸟活动的火热开展,丰田村的人气越来越旺。2024 年,超 3 万名游客前来观鸟,“生态流量” 切实转化为 “经济流量”。当地的餐饮业和民宿业也随之迎来发展机遇,农家乐推出以本地特色食材为主的畲乡菜肴,村民们盘活闲置农房打造特色民宿。目前,全乡已有 20 余家民宿、200 余张床位,年接待游客数万人次。熊生春身兼数职,当 “鸟导”、经营民宿、接送客人,再加上售卖本地特产,一年收入颇为可观。

观鸟经济的蓬勃发展,吸引了不少年轻人返乡创业,村民户均年收入超过 10 万元。为给游客提供更好的体验,青水畲族乡在加强生态保护的同时,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如今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漫步在丰田村,随处可见轻缓漫步、专注拍摄的观鸟游客。“白鹇文化” 带来的效益日益显著,不仅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也让村民们保护生态的意识愈发强烈。未来,当地将继续挖掘观鸟特色产业新业态,全力推动绿水青山持续释放经济价值。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