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经作为广州汽车产业中流砥柱的广汽集团,如今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从年赚百亿到半年巨亏25亿,20年的不败金身就此告破,这位曾经的“华南虎”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走马上任刚半年的冯兴亚,也因此成为了众人眼中的“背锅侠”。
半年巨亏,业绩断崖式下跌
近日,广汽集团公布的2025年半年报成绩单令人触目惊心。在南方依旧高温的季节,广汽集团却感受到了刺骨的寒冷。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广汽集团营业收入421.66亿元,同比下降7.95%;净利润亏损25.38亿元,而上年同期净利润为15.16亿元,同比暴跌267.39%;扣非净亏损29.45亿元,上年同期为3.38亿元,同比暴跌771.11%。这是广汽自2005年有公开业绩披露以来,净利润首次出现中期亏损,20年的辉煌战绩就此打破。这不仅是广汽连续第二个半年度亏损,去年下半年已亏损6.93亿元,从扣非归母净利润来看,更是连续亏损5个季度。在统计的13家车企中,广汽集团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均垫底,表现甚至不如理想、赛力斯等车企。
销量下滑,经营指标全面恶化
广汽集团巨亏的最直接原因,是汽车产品销量由盛转衰,卖不动了。曾经有着汽车行业“华南虎”之称的广汽集团,在2017年销量一举突破200万大关,达到200.1万辆,成为净利润超百亿的“超级印钞机”,此后销量一路上扬,至2023年攀升至250.5万辆的新高。然而,2024年形势急转直下,销量大跌20.04%至200.3万辆,一夜回到七年前。进入2025年,情况进一步恶化,上半年销量仅为75.5万辆,同比下滑12.48%。
销量的锐减直接导致营收下滑、净利润暴跌甚至由盈转亏,广汽集团的关键经营指标一个比一个难看。与此同时,广汽集团毛利率罕见跌入负值,今年上半年整体毛利率降至 -1.7%。仅看乘用车业务,毛利率更是降至 -6.86%,较上年同期减少7.9个百分点。毛利率为负意味着广汽集团已失去“造血”能力,陷入了“卖一辆亏一辆”的艰难境地。
冯兴亚临危受命,责任与挑战并存
今年年初,冯兴亚正式接棒曾庆洪成为广汽集团董事长,肩负起带领广汽这艘巨轮前行的重任。他非常努力,带领广汽集团进入战时状态,启动“番禺行动”,试图进行一场深刻的变革。今年上半年是冯兴亚执掌广汽的首个半年,也是“番禺行动”启动后的首个半年,但从经营业绩结果来看,他交出的答卷“不及格”,广汽出现了20年来首次中期亏损。
作为广汽董事长,冯兴亚必须为这个结果负责。然而,将所有责任和指责都推给他,显然是不公平、不公正的。广汽集团如今的艰难境地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积重难返的产物。在合资和燃油车时代,广汽凭借国有车企的身份,与丰田、本田等车企合作,赚得盆满钵满。但进入自主和新能源时代,广汽的国有优势不再,进入了艰难的转型期。事实上,从2023年开始,广汽净利润就大幅下跌,2023年净利润44.29亿元,同比锐减45.08%;2024年净利润8.24亿元,同比暴跌81.40%,直至2025年盈转亏。
冯兴亚临危受命,接手这个烂摊子需要极大的勇气。如果他能带领广汽成功度过转型期,重返“华南虎”的荣光,无疑将在中国汽车行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但这一目标的实现,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成功的几率究竟有多大,仍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