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春因奉献更显厚重,微光因汇聚愈发璀璨。今年以来,泉州泉港团区委紧紧围绕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 的工作理念,积极落实区委志愿帮扶专题调度会精神,立足共青团引领、服务青年的核心职责,以精准化志愿服务为重要抓手,从 “解困、赋能、筑梦、强基” 四个维度构建起全方位的青少年帮扶体系,让 “寿乡志愿红” 的温暖遍布泉港的每一个角落,为这座城市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暖流。
一、精准解困:爱心护航,点亮求学希望
针对困境青少年家庭面临的 “急难愁盼” 问题,泉港团区委将经济帮扶作为基础性工作,以 “希望工程” 为重要载体,搭建起 “政府主导 + 社会参与 + 志愿助力” 的多元资助体系,为学子们扫清成长路上的经济障碍。
此前,界山镇的小邱同学一家因家人重病治疗与房屋修缮的双重压力,陷入生活困境。泉港团区委在 “叩门问需” 大走访专项行动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迅速行动,对接辖区爱心企业家为其提供专项帮扶资金,有效缓解了小邱家的医疗与生活开支,让这个身处困境的家庭感受到了温暖与力量。这样的案例并非个例 —— 今年以来,泉港团区委以 “五问五帮” 机制为指引,深入开展 “叩门问需” 行动,精准掌握青少年的需求与困难,分类施策提供帮助。同时,积极争取省、市 “希望工程” 资金支持,发动 10 余家爱心企业捐资捐物,累计募集 20 多万元,为 42 名义务教育阶段特困学生和困难大学新生发放 3000 – 6000 元不等的帮扶金。通过 “圆梦行动”,每一笔善款都精准送达最需要的地方,成为照亮学子求学路的星光。
二、赋能成长:知识传递,搭建进步阶梯
聚焦双职工家庭子女看护难、困境青少年学业薄弱等问题,泉港团区委创新服务模式,推出 “青育邻里课堂” 等项目,将学业帮扶从 “单向资金资助” 升级为 “知识传递 + 心灵陪伴” 的双向成长模式,让青少年在获得学业提升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情感关怀。
山腰街道的小吴同学,因父母忙于工作缺乏辅导,不仅数学基础薄弱,性格也较为内向。其母亲为他报名 “青育邻里课堂” 后,返乡大学生志愿者不仅耐心为小吴梳理知识盲点,还通过互动游戏等方式锻炼他的表达能力。如今的小吴,已能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性格也变得开朗许多。今年暑假期间,泉港团区委依托泉港七彩青少年社工服务中心,招募 24 名大学生志愿者,为 37 名社区青少年开展集中辅导;同时匹配 23 名返乡大学生与困境青少年结成 “一对一” 帮扶对子,建立成长伙伴关系 —— 志愿者们通过面对面交流、线上视频等方式,向青少年分享大学见闻,引导他们树立学习目标,用自身经历传递积极向上的心态。此外,还组织大学生志愿服务联盟成员入户走访困境青少年家庭,了解其学习生活状况;联动开展 “共青团义务星期六” 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与弱势群体帮扶,用实际行动为青少年成长保驾护航。
三、筑梦启航:就业帮扶,激活内生动力
就业是民生之本,更是帮助困境家庭摆脱贫困的根本途径。泉港团区委打破传统 “输血式” 帮扶模式,联合企业、人社等多方资源,为残障人士、社区困难群众等特殊群体量身定制就业岗位,以 “授人以渔” 的方式,激活家庭内生动力,助力他们实现稳定增收。
一对聋哑人夫妇曾通过手语向工作人员表达感激,而这份感激的背后,是泉港团区委工作人员多次奔走企业的坚持。在入户慰问中,工作人员发现部分青少年家庭因亲属残疾、需就近照顾家人等原因,无法外出务工,导致家庭经济困难。针对这一情况,泉港团区委主动对接乡贤企业,开发适合的就近就业岗位。目前,已为 6 户低保户中残疾等级较轻的成年人解决了就业问题,每月稳定的工资收入让这些家庭逐步走出困境。这种 “就业一人、带动一户” 的帮扶模式,正成为破解家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路径,为更多困境家庭带来了希望。
四、强基固本:阵地建设,筑牢成长基石
从青少年的个人生活空间到公共活动场所,泉港团区委将阵地建设作为长效帮扶的关键环节,通过开展困境青少年 “筑梦小屋” 改造行动与校园设施升级工程,为青少年打造安全、温馨、多元的成长环境。
峰尾镇的小林同学,曾在昏暗狭小的房间里艰难学习。在被纳入 “筑梦小屋” 改造计划后,新添置的书桌、台灯,以及重新粉刷的墙面,让她拥有了专属的学习角,学习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今年以来,泉港团区委聚焦农村困难青春期女孩的成长需求,通过深入村镇走访、联动基层团组织摸排等方式,精准掌握 20 余名面临生活困境的农村青春期女孩的情况,详细记录她们在居住环境、生活条件等方面的困难,并陆续为 6 名青少年争取到 9 万元改造资金,用贴心举措为她们营造了更安全、舒适的生活空间。在校园阵地建设方面,泉港团区委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已与爱心企业初步达成捐赠 “希望小学” 的合作意向,计划为山区小学 30 名住校学生打造集阅读、学习、就餐于一体的暖心空间,全方位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此外,泉港团区委还出台《泉港区推进共青团志愿帮扶行动九条措施》,进一步凝聚青春力量,推动志愿帮扶工作精准落地。“泉港团区委将持续落实党建带团建要求,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深化志愿服务品牌建设,让青春力量持续汇入青少年成长赛道,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泉港共青团力量。” 泉港团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如今,在泉港,“寿乡志愿红” 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精准解困到赋能成长,从就业帮扶到阵地建设,每一项志愿行动都饱含温度,每一份青春力量都在为城市温暖加码,让这座 “寿乡” 在志愿精神的滋养下,愈发充满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