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薯这食材,在乡下灶头蒸出来的,滋味就是与众不同。挑选的时候别只看个头大、样子好看,要找那些表皮颜色深、捏起来结实的,最好带点泥土,这说明是刚挖不久的新鲜货。有裂口的可不能要,里面容易进灰,清洗起来也费劲。
清洗红薯有门道,别用钢丝球使劲搓,外皮那层其实含有营养,拿软毛刷子顺着纹路轻轻刷,在流水下把泥沙冲干净就行。洗得太用力,蒸的时候皮容易破,甜味也会跟着水流走。洗好的红薯,稍微沥干水分,别湿漉漉地就放进蒸笼。
蒸红薯,火候是关键。老式柴火灶是最佳选择,火力均匀,还带着点烟熏气,蒸出来的红薯有股特别的香味。城里用煤气灶也可以,但火力别太猛。蒸笼底下垫一层干净的稻草或者竹箅子,这样透气,红薯不会泡在水汽里变得湿乎乎的。红薯别堆得太挤,要留点缝隙让热气能流通。
盖上笼盖,用大火烧开。看到蒸汽呼呼往上冒时,就把火调小,保持稳定。别着急,蒸红薯就得花时间。大概三十分钟后,拿一根筷子,找最大的那个红薯,往中心位置轻轻一戳。如果还感觉硬,戳不进去,说明芯还没熟。把笼盖盖回去,再等十几二十分钟。
真正熟透的红薯,筷子能一戳到底,没有一点阻碍。靠近蒸笼边缘的小红薯熟得快,得先夹出来,不然就会蒸塌。大的留在里面多焖一会儿。关火后别急着掀开笼盖,焖五分钟,让热气再渗透一下,红薯会更软糯。
刚出锅的红薯很烫,放三五分钟再动。直接掰开,热气裹着甜香就冒了出来。连皮一起吃,皮和肉之间那层最甜,还带着点韧劲,越嚼越香。喜欢咸口的,趁热撒一点点细盐,咸味能让甜味更突出。想更甜一点,就淋一小勺蜂蜜,千万别多放,多了会齁,反而盖过了红薯本身的味道。
蒸过头的红薯会裂开,流出糖汁,吃起来水唧唧的。火太小或者时间不够,芯会发硬,吃着噎人。最怕的是半生不熟,外面烂了里面还是生的。所以那根筷子很重要,多戳几次心里才踏实。蒸一次就明白了,下次火候自然就能拿捏准。这事儿说穿了,就是靠点耐心,等着柴火慢慢把红薯里的甜味都煨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