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夏时节,桐城市天林米业有限公司的经果林基地里,饱满的苹果梨压弯了枝头,色彩鲜亮的彩虹梨点缀在绿叶间。工人们穿梭在果树下忙着采摘分拣,游客们提着篮子兴致勃勃地挑选鲜果,欢声笑语与果香交织在一起,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片占地 200 余亩的果园,栽种着鹰嘴大青桃等优质果品,今年预计产果 20 万斤,不仅是当地丰产的 “果篮子”,更成了带动群众增收的 “聚宝盆”。
“你看这梨子,长势喜人,水分特别足。再过半个月,大青桃也该成熟了,个大脆甜,到时候欢迎大家再来采摘尝鲜。” 果园负责人周霖一边忙着招呼游客,一边介绍道。这片果园不仅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凭借独特的田园风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乐趣,成为金神镇农旅融合发展的一抹亮色。
果园的蓬勃发展也让周边村民尝到了甜头。村民张泽俊一边麻利地分拣刚摘下的梨子,一边笑着说:“在这儿干活,离家近,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孩子,比出去打工强多了。” 据了解,这片果园常年能带动 10 余户村民稳定就业,到了采摘旺季,用工量更是超过 20 人,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增收渠道。
作为当地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天林米业通过 “公司 + 合作社 + 农户” 的模式,与周边农户签订了 4 万亩优质水稻的订单种植协议。公司统一为农户提供种子和技术指导,并且以每百斤高出国家保护价 10 元左右的价格收购,让农户们吃下了 “定心丸”。“订单农业让我们不用愁销路,每亩地能增收 150 元以上呢。” 公司负责人张开诚介绍道,目前,基地里的水稻已经进入灌浆期,长势良好,预计亩产可达 1200 斤。
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天林米业积极探索 “稻 + 渔” 综合种养模式。在 500 亩的稻渔综合种养基地里,春季投放鲫鱼、鲢鱼等水产品,到 6 月份捕鱼结束后,立刻进行水稻机插,实现了 “一水多用、一田双收”。这种从单季单品种植向稻渔综合种养的转变,让每亩地的效益提升到了 2000 元,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综合利用率。
这种一田双收的智慧,在 “鱼米之乡” 金神镇已经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共同实践。该镇大力推广 “稻 +” 生态种养模式,在万亩良田上,“稻虾共舞”“稻鳖共生” 的生动场景随处可见,奏响了现代绿色农业发展的和谐乐章。如今,“优质稻打底、生态鱼增值、经果林添彩” 的立体农业发展体系已然成型,让土地真正实现了 “生金吐银”,为乡村振兴不断注入新动能。
站在田垄上远眺,只见田野里绿意盎然,空气中弥漫着阵阵果香,曾经的鱼米之乡如今又添新芬芳。一幅产业兴旺、生态优美、农民富裕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金神镇缓缓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