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常生活中,洗衣机是我们清洁衣物的得力助手,但你是否想过,洗衣机本身可能是衣物的污染来源?上海市疾控中心对家居使用中的洗衣机开展的调查显示,样本洗衣机的细菌总数超标率为 81.3%,总大肠菌群检出率达 100%,霉菌检出率超过 60.2% 。长期未清洁消毒的洗衣机,内外桶之间易沉积污渍,滋生大量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会随着水流回流到内筒,污染衣物,影响家人健康,尤其是老人、小孩和免疫力较弱的人群。因此,合理使用洗衣机消毒液对保障洗衣卫生至关重要 。
市场上的洗衣机消毒液种类繁多,常见的主要有含氯消毒液、含酚消毒液和过氧化物类消毒液 。含氯消毒液,如大家熟知的 84 消毒液,其主要成分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能有效杀灭多种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在使用 84 消毒液消毒洗衣机时,需先将洗衣机内桶清空,避免有衣物或杂物残留。按照有效氯含量为 5% 左右的 84 消毒液,每升水加入 10 – 20 毫升的比例进行稀释,然后倒入洗衣机内桶,选择最高水位,让洗衣机运行一次完整的洗涤程序,使消毒液充分接触内桶各个部位 。不过,84 消毒液具有腐蚀性,若使用不当,可能会损害洗衣机的金属部件、橡胶密封圈等,还可能导致消毒液残留,沾染到衣物上使衣物褪色、损坏 。使用后,务必用清水多次冲洗洗衣机内桶,确保无残留,且使用过程中要做好个人防护,避免消毒液接触皮肤和眼睛 。
含酚消毒液以滴露为代表,相对温和,溶于水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某些亲脂病毒 。在洗衣机中使用时,一般一滚筒水中加入 3 – 5 滴即可,也可加水配成 1% – 5% 的溶液,将衣服、被单等浸泡 30 – 60 分钟后再清洗 。擦拭室内家具、地板时,可用 1% – 3% 的溶液擦或喷洒 。含酚消毒液气味相对较小,对洗衣机部件腐蚀性较弱,但对某些材质的衣物可能有一定影响,使用前需查看衣物洗涤说明 。
过氧化物类消毒液,如过氧化氢消毒液,具有杀菌谱广、杀菌效果好、分解后无残留等优点 。其作用原理是通过释放新生态氧,破坏细菌的细胞膜和酶系统,从而达到杀菌目的 。使用过氧化物类消毒液时,需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稀释和操作 。这类消毒液相对安全,但高浓度时具有一定刺激性,使用时同样要注意防护 。
除了常见的消毒液,市场上还有专门为洗衣机设计的清洗消毒剂 。这些产品针对性强,能有效去除洗衣机内的污垢和细菌,且对洗衣机部件损伤较小 。例如,某些洗衣机槽专用清洁消毒剂,按照说明将其倒入洗衣机内筒,选择正常洗衣模式加水到最高水位并洗涤 4 – 5 分钟,关闭电源,浸泡 1 – 3 小时后排水,再按日常洗涤模式清洗一遍,最后用干毛巾擦干内筒即可 。部分洗衣机专用清洁剂还添加了特殊成分,能在消毒的同时,去除洗衣机内的异味,使洗衣机保持清新 。
在使用洗衣机消毒液时,有诸多注意事项 。首先,消毒液不能与洗涤剂同时使用,因为消毒液中的成分可能与洗涤剂发生化学反应,不仅降低消毒和洗涤效果,还可能产生对皮肤有害的物质 。正确做法是先用消毒液浸泡待洗衣物,漂洗干净后,再用洗涤剂正常洗涤 。其次,要严格按照消毒液产品说明书的配比要求进行稀释,并非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 。浓度过高可能会对洗衣机和衣物造成损害,还会增加残留风险 。此外,使用消毒液消毒洗衣机时,要确保洗衣机处于通风良好的环境,避免消毒液气味积聚对人体造成不适 。对于有自洁模式的洗衣机,可每隔 3 – 6 个月,打开自洁档位,加入专门的洗衣机清洁剂或常用消毒液进行清洁 。若为老式洗衣机,可选择水位较高、水温较高的清洁模式,加入清洁剂浸泡一段时间后再空转清洁 。同时,别忘了对洗衣机的洗涤盒、舱门密封圈、排水泵等易积累污渍的部位进行拆卸清洗 。每隔 1 – 2 年,最好请专业的家电清洁人员对洗衣机进行拆机清理,彻底清洁洗衣机内外筒壁间的微生物和污垢 。洗完衣服后,不要立即盖上洗衣机盖子,让桶内水汽充分散发,减少微生物滋生和异味产生 。
洗衣机消毒液在维护洗衣健康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通过了解不同类型消毒液的特点、正确的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我们能够科学合理地使用洗衣机消毒液,让洗衣机真正成为衣物清洁的健康卫士,为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